鄭允豪(黃衣)希望孩子能走在一條有愛的人生道路上,最後可以成就自己,幫助別人。
在外商公司擔任企業總監的鄭允豪,將其職涯過半的時間投入於安全、衛生、環保及永續發展工作。他透過創新、保護與賦能三大面向,結合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以行動愛護地球。
鄭允豪同時也是太極門弟子,藉由練功修身養性,並多次跟隨師父行腳多國,弘揚愛與和平及人權的理念,也因爲如此,藴育出他濟世助人的弘願,並期許自己透過偏鄉的伴讀及環境教育來落實。
鄭允豪指出,偏鄉地區既是自然的守護者,也最直接受到環境破壞的衝擊。因此,他與團隊深入超過30所偏鄉及離島學校,推動伴讀與環境教育。鄭允豪相信有趣的科學活動能引導孩子培養邏輯與理性思維,偏鄉孩子對科普教育的熱情絲毫不輸城市學生,展現出強烈的好奇心與學習慾望,這些孩子是未來科學與環保行動的重要希望。
鄭允豪的團隊三年來動員逾250人次志工、投入近5,000小時,足跡遍及澎湖吉貝與七美等偏鄉及離島地區。最讓鄭允豪感動的是志工無私的付出及孩子們熱情的回饋。他深信:「志工們用愛來灌溉偏鄉孩子,一定能為孩子們帶來更多愛與希望,並啟發孩子透過科學及創新,為環境永續而努力。」
良心引導科技 誠實對話平衡環境與發展
台灣在半導體高科技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然而國家環境研究人員陳怡如博士指出,伴隨而來的是大量「永久化學品」的使用,對環境與人體構成潛在的長期風險。她與團隊運用高解析質譜技術,鑑定出多種未被充分了解的新興替代化合物,藉此提醒社會,要誠實面對科技背後的汙染與代價。
陳怡如強調,人們不應反對科技,而是要引導科技走向正確的方向——協助人類回歸自然、過更健康簡樸的生活,而非陷入高耗能與高汙染的發展模式。這正如《良心時代運動宣言》所揭示的,良心是平衡科技發展與心靈安定的關鍵力量。
陳怡如期許自己是社會的一雙眼睛、一個誠實的聲音。她相信,揭示汙染與風險能為社會帶來覺醒,推動替代方案與減量策略則是改變的起點。這樣的信念,也來自她身為太極門弟子的修行體悟。師父洪道子博士教導她「真」的價值——堅持做對的事、不輕易妥協,因為唯有堅守正道,才能不失初心與方向。這份勇氣與良知,成為她在環境保護道路上堅守真理、誠實發聲的重要力量。在世界環境日,她重新許下承諾:用良心連結未來,用科技服務生命,用誠實守護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