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是台灣一道巨大傷痕,政府再多的道歉、賠償,若未落實轉型正義,迫害悲劇仍會一再發生。2020年11月第三屆促進宗教和信仰自由全球部長級會議系列活動,其中一場以台灣太極門案為主題,探討稅務如何被利用來剝奪宗教信仰自由。緊接著12月10日聯合國人權日,多國學者聯合發表一份白皮書「被拒絕的正義:台灣太極門案」,此案掀起國際討論聲浪,包括宗教家、人權律師、經濟學者、資深記者也投入探究真相。歐洲人權組織Bitter Winter電子報自2020年12月發表「租稅正義、宗教信仰自由及太極門案」專題。義大利經濟學家更直言,這是台灣歷史上令人難過的一頁,國稅局將自己作為政治和宗教迫害的工具。太極門案被學者稱為「法稅228」,暴露台灣法稅沉痾,也是台灣自228以來,受害者人數最多、受害時間最久的人權迫害案件。政府必須面對歷史,還原真相,平反冤案,改正錯誤,台灣民主法治才能穩固發展。
202年11月第三屆促進宗教和信仰自由全球部長級會議系列活動中,太極門24年人權迫害案件被國際人權專家們提出來討論,吸引國際關注。
國際宗教信仰自由會議揭台灣法稅228真相
2020年11/16~11/19,由美國國務院及其他單位共同舉辦的第三屆促進宗教自由部長級線上會議(有來自全球80-90個國家的外交部長發表演說),旨在促進宗教自由或信仰,Bitter Winter主編Massimo Introvigne亦是受邀專家之一。系列活動之一「稅收公正與宗教自由:太極門案及其他」線上會議,正是以太極門案為例,探討稅務如何被利用來剝奪宗教信仰自由。
會中播放由Massimo Introvigne執導的電影「正義的問題:以台灣太極門稅案為例」(A Question of Justice: The Tai Ji Men Tax Case in Taiwan),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政治因素導致台灣發生了對心靈團體的鎮壓,太極門也遭到波及。
影片中提到:太極門是傳統氣功武術修行門派,其精神信仰源自於內秘的道家(學派)門派,以文化和促進和平的活動享譽國際,目前已拜訪100多個國家。然而,一位台灣檢察官侯寬仁基於個人對太極門的極大敵意,指責創辦人洪道子博士搞「邪教」,甚至「養小鬼」(與洪博士的精神信仰完全不同),並且涉及逃漏稅,而將洪博士與其妻子和三名弟子一起起訴。隨後經過三審判決,台灣最高法院在2007年宣告洪博士及其同案被告均無罪且無任何欠稅,並獲國家冤獄賠償。
此案本應到此結束,事實並非如此。國稅局只憑刑案不實起訴書就開出了1991年至1996年的稅單(六個年度),聲稱太極門弟子送給師父的禮金,是所謂的「補習班」學費,從而逃稅。
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都判決認定這些款項是免稅的贈與,而非應課稅的學費。然而直到2019年國稅局才將稅單(五個年度)更正為零——獨留1992年(民國81年綜所稅稅單)。國稅局的理由是1992年的稅單,已經最終判決確定(這是由刑案不實起訴而衍生的違法稅單,卻在刑案判決無罪無稅之前,行政法院就搶先做出的錯誤判決)。雖然洪博士沒有欠稅,但因為這張自始違法無效的1992年度稅單,其土地卻於2020年遭到強行拍賣,並沒收。
Bitter Winter雜誌負責人Marco Respinti指出,在非極權主義政權中,某些非主流宗教團體受到「行政迫害」的壓迫,「稅」就是一種常被使用的重要手段。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顧問暨美國人權律師、費城天普大學法學教授Kenneth Jacobsen 稱太極門案是「我所見過的在稅務和宗教自由領域侵犯人權的最特殊案件」,他也觀察到,如果太極門和國稅局和解的話,會比較不花錢;也就是和解比打24年的官司成本要低。然而,太極門師徒認為原則比金錢更重要,所以持續抗爭。
無國界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Without Frontiers)負責人Willy Fautré深入剖析此案對人權的迫害,包括洪博士所遭受的恐怖羈押待遇,以及弟子們所受到的歧視,由於媒體的負面報導,讓他們受到老師、同學和鄰居的嘲笑和譏諷,一些人甚至失去了工作。
倫敦人權律師、歐洲信仰自由聯合會(European Federation for Freedom of Belief)主席Alessandro Amicarelli表示,太極門案「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難以置信」。「台灣法院已多次認定洪博士無逃漏稅,這案子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早就結束了」。
太極門案被學者稱為「法稅228」,引起各界關注,掀起國際討論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