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杰、顆粒前進「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
來自臺灣的李隆杰、柯宥希(顆粒)兩位漫畫家應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邀請,以其獲得臺灣金漫獎作品《1661國姓來襲》以及《有何不可3》作品及延伸創作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盛會,除了設立攤位展示,並辦理示範講座活動。
來自臺灣的李隆杰、柯宥希(顆粒)兩位漫畫家應駐紐約辦事處臺北文化中心邀請,以其獲得臺灣金漫獎作品《1661國姓來襲》以及《有何不可3》作品及延伸創作參加紐約漫畫及卡通博物館藝術節盛會,除了設立攤位展示,並辦理示範講座活動。
交通部觀光局與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熱門旅遊節目Joseph Rosendo's Travelscope聯合製作《臺灣媽祖與馬祖》(Taiwan Matsu Festival and Islands)旅遊節目,就在一年一度媽祖遶境進香活動即將起駕之際,傳出入圍第46屆日間創意藝術艾美獎的生活
今年適逢張大千120歲誕辰,國立故宮博物院4月1日起至6月25日在故宮北部院區正館2樓舉辦「巨匠的剪影」紀念展,展出張大千86組件作品,包括敦煌莫高窟壁畫臨摹、潑墨山水畫、書法,及大師生前照片、自用印章、書房用具等。
第41屆金穗獎頒獎典禮於29日在西門紅樓圓滿落幕,一般組首獎由導演張立約《一起去天堂》從24部競賽片中脫穎而出,學生組首獎則由導演薛文碩《第一廣場》從31部學生競賽片中拔得頭籌。
紐約布朗克斯美術館於3月27日至9月1日辦理春季大展《無用之用》(Useless: Machines for Thinking, Dreaming, and Seeing),《無用之用》展覽陣容堅強,加上作品風格奇幻,聚焦於複雜的動力藝術裝置,藉此詮釋藝術妙用,是今年最具號召力的展覽。
熱心助人的邱文良老師常為學校老師奔走,解決各種難題,牽電線、修電腦,有什麼事,找邱老師就對了。因為他的「雞婆」,不但幫助很多老師,還催生出一位金鐘獎得主呢!
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是全球最大的童書盛會,將於4月1至4月4日舉行,今年臺灣館以「山裡的圖書館Taiwan! Library behind the Mountain」為主題,敘寫臺灣圖像原創的熱情、多元與開放,並推出精采插畫家陣容,邀請張蓓瑜、陳致元、吳欣芷、安哲與黃郁欽5位優秀創作者參展。
鳥有翅膀,所以可以飛翔;魚有鰭,所以可以遨遊,人如果沒有雙腳行走,又該如何走訪世界呢?獲得2018總統教育獎的吳宗翰,患有肌肉萎縮症,國小時還曾用雙腳走過自己的路,10歲那場肺炎讓他真正感受到疾病對生命的威脅,漸漸地腳步邁不開來,也越來越感覺不到「走」這件事,即使身受疾病所苦,宗翰仍參與志工服
國家文藝獎得主、有「藝壇變調鳥」之稱的前輩藝術家李錫奇於22日晚間辭世,享壽83歲。
文化部長鄭麗君聞訊深感哀悼,鄭部長表示,李錫奇先生是臺灣藝術現代化的舵手,一生藝術創作的歷程,代表著臺灣現代藝術史的縮影。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協助家屬處理治喪事宜。
陳建仁副總統今(23日)出席「總統府建築百年特展開展記者會」時表示,這次特展透過「視野」、「視線」及「視角」三種觀看維度,看到總統府建築百年的多元風貌,詮釋不同角度的建築風華,明(24)日正式開展,歡迎所有國人同胞及國內外旅客到總統府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