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教育獎獲獎學生林子揚 <夢想起飛 畫出希望>
每年參加協會年曆畫比賽入選,看到自己的畫印在月曆上,是林子揚最感驕傲的一件事。
每年參加協會年曆畫比賽入選,看到自己的畫印在月曆上,是林子揚最感驕傲的一件事。
國際表演藝術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SPA)原定6月舉辦的臺北年會因疫情取消,各國重量級表演藝術場館及藝術節的總監、策展人因此錯失親訪臺灣的機會。
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主辦的「卡爾·威廉·弗里克獎(Karl Wilhelm Fricke Award)」,自2017年起,每年挑選對推動轉型正義有貢獻的個人或組織,頒發獎項給予肯定
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3)日公布109年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今年招生名額共有4萬5257名,報名人數有5萬4627人,有5萬409人通過第一階段篩選,通過率92.3%,比去年增2.2%。
原住民美麗的神話傳說,首次成為林務局出版的繪本,並即將翻譯成斯洛伐克語,在歐洲出版!這是由林務局首次與阿美族作家桂春・米雅及種籽設計三方合作,推出的自然繪本《樹上的魚:Lokot鳥巢蕨》於上週五(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上正式發表,現場除由米雅親口講述這個動人的原民傳說,並與斯洛伐克經濟文
很難想像,一位脊髓變形、胸口幾乎貼在大腿上,生活日常都需要他人協助的人,要如何上大學?陳景維以電腦軟體應用乙級的資格,通過技優管道錄取大學,即使身形變化,需要不斷調整桌板的形狀材料,但他仍不放棄每個可以學習的機會,甚至透過演講邀請、臉書粉絲團,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分享給大家,使障礙不會成為人際之間
「老師,你不要再逼我學數學了,我真的學不好…」對於投注生命熱情於教師工作,想到學生嘴角就不經意上揚的賴宗宏,這一句發自內心的真情告白,實在叫人沮喪。沒有孩子會輕易放棄自己,但身為老師,又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臉上帶著如朝陽般甜美的笑容,駕駛著電動輪椅,自如穿梭在中國科技大學偌大的校園中,協助傳送公文,她是腦性麻痺學生陳萱,也是老師口中的「黑貓宅急便」。
教育部原先規劃避免因學生個人或父母等主要家庭成員,發生非自願失業、減班休息或經濟急難等情況,導致學生本人就學及生活出現困難,積極研擬規劃對學生的紓困計畫,惟下午急喊卡,表示將以各校祭出的助學方案為主,不另立方案。
教育部自2013年起邀集國家圖書館及全國公共圖書館合作創辦「臺灣閱讀節」,2020年由國家圖書館以「點燃全民閱讀熱情的臺灣閱讀節」為題,參選2020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國際圖書館創新服務獎,並獲美方通知獲獎,是今年4件獲獎的專案計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