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該用怎樣的心情迎接2023年第一天?21世紀全球天災、人禍頻傳,動輒出現破百年紀錄的大災難,該如何扭轉惡劣局勢?「當大海漆黑,當眼前的陸地看起來像沙漠,當心在顫抖,當希望快要破滅的時候,看見亮著燈的一艘小船或一個小屋。洪博士和太極門,正為我們提供那艘船,那個家,那盞黑暗中的光。」...

9月15日為「國際愛與和平日」,此紀念日蘊含一段鳴鐘者實踐心願的和平事蹟。正如《國際愛與和平日宣言》:「國際是一個轉動的大齒輪,世界各國的領導者與全球各界菁英領袖,是轉動世界的鑰匙,全世界的命運都緊緊相繫在一起,世界和平的天平是掌握在人人的手中。」

...

4月5日為「國際良心日」,聯合國制定紀念日,並舉辦相關活動以促進全球共識,希望藉此提升全球良心意識和行動力。2019年7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用愛與良心促進和平文化」決議文,宣布將4月5日訂定為「國際良心日」,提醒人們從最根本的良心來改變世界,實現世界和平。

「國際良心日」...

4月1日為「世界公民日」,如同《和平宣言》強調:「為克服蹂躪二十世紀的戰爭文化,我們必須創造一個如聯合國53屆年會中所指出的新和平文化,並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這將是建立一個尊重所有生命的新文明的基礎,在這個文明中,經由文化交流活動及和平教育,使得人們心中充滿世界之愛與和平,...

2022年最後一天,回顧世界發生哪些大事,哪些值得珍惜紀念的日子。告別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的20世紀,21世紀卻更加驚濤駭浪,聯合國及國際公益非政府組織一再呼籲全球消除歧見、紛爭,然而俄烏戰爭、極端氣候、疫病等問題接踵而至,世界仍未獲得真正和平。《良心時代運動宣言》指出:「...

美國能,台灣為何不能?只有將錯誤攤在陽光下,才能遏止絕黑暗勢力猖獗。

近年美國上映電影《李察朱威爾事件》,揭露因執法與媒體權力濫用而造成的悲劇。金牌大導演克林伊斯威特畢生探索正義、執法權力等議題。他認為這個故事必須被說出來,還給李察朱威爾最後的正義。

...

2022年國際宗教自由高峰會(IRF Summit)於6月28日至30日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由美國國務院前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Sam Brownback與蘭托斯基金會會長Katrina Lantos Swett博士擔任聯合主席,匯集全球宗教和政治與學術界領袖,...

2022年9月12日第51屆人權理事會會議於召開,會議持續到10月7日。太極門案又成為討論的議題。《寒冬》雜誌還特別發表專題,報導指出台灣雖非聯合國成員,然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廣泛授權,可以調查各地侵犯人權的行為。台灣發生的事情可能類似的人權病徵,會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因如此,...

近年來,聯合國日益強調貪腐與侵犯人權之間的關連,包括宗教或信仰自由。台灣強調人權立國,2022年5月舉行兩公約第三次國際審查會議,遭民間團體質疑人權倒退嚕;8月進行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次國際審查會議,竟然變成閉門會議,將人民排除在外。此種反常現象,引起國際專家學者關注。

...

今年聯合國人權日所舉辦的「呼籲政府搶救人權.法稅改革不能停」論壇,國內外40多位專家學者針砭時弊,許多國際專家紛紛建言。

2022年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Volker Türk針對聯合國人權日發表談話,《世界人權宣言》其核心是人的尊嚴,即使30條宣言已激發了人類生活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