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人口年輕化問題不容輕忽

台灣毒品氾濫已不是「新聞」,但更讓人憂心的是毒品入侵校園、吸毒人口年輕化的問題。或許有人會納悶:印象中,似乎沒看到這類的新聞報導。那是因為《兒少法》規定,關於校園毒品問題,不能報導個案。這問題究竟有多嚴重?根據教育部統計,2005年被查獲吸毒的學生只有137人,但去年(2014年)被通報吸毒的卻多達1,700人,幾乎是10年前的12.4倍!其中以高中職學生人數最多,占了6成以上,但成長速度最快的是國中,就連國小也明顯竄升。然而,實際狀況恐怕比統計數字更糟!就有一位國中校長曾匿名投書媒體,沈痛地指出:「現在的國高中生,恐怕有三分之一都碰過毒品!」

據了解,學生所吸食的毒品,以K他命為主,大多從中國走私過來,便宜又容易取得。台大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執行長張淑慧分析,年輕人叛逆,使用禁藥儼然成為流行的象徵,加上毋須使用器具,K菸吸一口就有感覺,讓孩子們忽略對身心的危害。

按台灣現行法律規定,毒品分為四級,製造、販賣第一級毒品,最重可處死刑;第二級毒品最重可處無期徒刑。至於第三、四級毒品,一向被詬病刑責太輕,沒有嚇阻作用。而K他命正名列三級毒品,持有超過20公克,才會觸犯刑罰,而就算被查獲了,也只有行政罰鍰和講習。立委曾提案將K他命改列第二級毒品,但考慮到青少年將因此留下前科紀錄,會影響到未來就學、就業,所以在今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的《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修正案中,K他命仍列為第三級毒品,不過,販售、製造第三級毒品的刑責則從原先的5年以上有期徒刑,提高為7年以上;第四級毒品的刑責也從有期徒刑3至10年,提高為5到12年。

然而,衛服部旗山醫院精神科醫師謝遠達醫師指出,不久後,一定會有新配方迷幻藥問世,「難道政府能一直重罰下去嗎?」專家多認為重罰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教育才是根本解決之道。但方法要對,因為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單向式的「說教」,成效甚微,有時甚至會出現「反效果」。

反毒不能單靠嚴刑重罰,需要有些新的政策思維,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所指出,毒品犯罪的再犯率高達9成,單純的刑罰,沒辦法將他們帶離毒品的惡性循環。社會與政府必須提供更多的矯正與醫療資源,甚至必須以政府預算支持戒治過程中昂貴的醫療費用,「應該把藥癮者看成病人,而不是罪犯」。另外,針對施用毒品的受刑人,蔡英文主張要有新的獄政思維,除了給予矯正治療,還必須讓藥癮者學得一技之長,使他們在重回社會後,不再重蹈覆轍。這些政策主張是對的,重點在於如何落實。

最近,由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元大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法務部共同推動的「拯救浮士德計畫─紙風車青少年教育劇場工程」是個寓教於樂的好例子。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3年前因為「319兒童藝術工程」走訪學校,聽到許多國中老師談到校園毒品氾濫問題,促使紙風車積極投入這項計畫,「為了創作劇本,當時找了很多資料,3年來劇本修改不少,拿掉很多過於說教的部分,貼近青少年的生活和語言。」而紙風車劇團創意顧問吳靜吉更是一語點出重點:「我們都曾走過青少年時期,深知他們孤單、寂寞、需要朋友的心情,被理解對青少年來說,相當重要。」

另外,最近有一部賺人熱淚紀錄片「媽媽的眼淚」,也十分適合作為反毒教材。這部片子真實記錄女受刑人阿慧,從12歲開始吸毒,還販毒,最後被判刑29年,而她今年已60歲的老媽媽,談起了從小叛逆,吸毒又販毒的女兒,不禁淚流滿面,更讓她心疼的是才兩歲的小外孫女,但再怎麼怨,女兒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所以每一兩個月,她就會牽著外孫女,帶著阿慧最愛吃的菜前往監所,就為了那短短的會面。今年32歲的阿慧,註定錯過了小女兒的成長,在她服完漫長刑期後,也許深愛著她的母親已不在人世了……。

現階段政府對於毒品防治不謂不重視,但仍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長期進行校園反毒與輔導工作的台師大教授郭鐘隆即指出,教育部所能分配的執行經費有限,嚴重毒癮的孩子如果需要動用醫療資源時,衛生單位雖然有醫療補助,但申請手續複雜,也缺乏相關配套措施,例如「中途學校」,因為這些學生很難規律上學,甚至會影響到其他學生,但以目前的教育體制,學生有受教權,無法隔離,只有當這些學生吸毒到一定嚴重程度時,才會被送往勒戒。

而「毒品防治」最終還是要回歸個人與家庭。千萬別相信「吸一次不會上癮」的說詞,因為有了第一次嘗試,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天下沒有白吃午餐」,毒販免費招待,為的是在你上癮後,把你榨乾。再者,戒毒時的痛苦不是每個人都捱得過的,很多人最後因此「回不去」。與其將來後悔,不如一開始就對毒品說「不」。如果已不幸染上毒癮,首先要做的是「承認現實」,並尋求幫助。吸毒雖然觸犯刑法,但「自動請求治療」可以讓你免受懲處,也不會被送去觀察勒戒、強制戒治。所謂「自動請求治療」是指被在警調發現之前,自動向衛生署指定的醫療機構請求治療。

至於預防孩子遠離毒害,最簡單也是最重要一件事就是「觀察」。要是孩子突然情緒暴躁,不吃不睡、精神渙散、體重急劇下降,情緒極度亢奮或沮喪,還不時自言自語,又或者小孩的金錢需求大增,甚至出現偷竊行為,蹺課,功課一落千丈,就得提高就得警覺。一旦發現孩子吸毒時,務必保持冷靜,先了解他們為什麼會想吸毒,哪裡出了問題。再者,千萬不可包庇,也別在意外界眼光,務必尋求專業協助,建議撥打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求助,讓孩子接受輔導及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