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格壯碩的高學歷義務役士官,退伍前3天,疑似在關禁閉期間遭長官活活「操死」,而這位陸軍542旅下士洪仲丘之所以被關禁閉,只因為他違規攜帶智慧型手機入營。
消息傳出,舉國譁然!洪仲丘是在6月28日被送往禁閉室,5天後即傳出「不治身亡」,但軍方遲至7月10日才召開記者會,由陸軍副司令吳有明中將出面道歉。眼見情事越演越烈,國防部原訂17日完成的行政調查及公布懲處名單,因而在11日提前公布,懲處層級拉高至陸軍司令李翔宙上將,另有542旅旅長沈威志少將在內共12名軍官、士官遭移送軍法。
其實洪仲丘之死並非個案,根據「軍中人權促進會」公布的案例,遠的不說,從2010年迄今,連同洪仲丘案,至少就有9起「因管教不當造成傷亡」的確定案例。另外,軍中自殺案更是多得嚇人,2012年5月4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曾公布國軍自殺統計,光是從2012年1月到5月初就發生了15件自殺案,其中7人死亡,平均每15天就有一名軍人尋短!其中部分是因為感情、債務等個人問題,但不可否認,也有不少是「被逼死的」。
儘管軍方三令五申禁止虐待官士兵,但老兵欺負新兵、長官凌虐下屬,仍然一再發生。軍中人權問題始終是個解不開、見不得人的黑盒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部隊裡有它自己的一套「潛規則」,它甚至往往凌駕於法規制度之上,例如此次洪仲丘遭到延誤送醫,就有退伍醫官爆料,指服役時曾接獲長官指示,救護車不准鳴笛、闖紅燈,甚至傷者被迫換便服後、才能坐上民用車輛去一般醫院就醫,「一來一往就花了30分鐘」,就是因為怕弟兄受傷的事件曝光,而遭到行政處分。
而軍方上級長官也在有意無意間「維護」這套潛規則,像洪仲丘的母親就指出,7月6日軍方在召開偵查庭時,要求簽下「偵查不公開切結書」,遭到她當面拒絕,洪母痛批:「根本就是想要家屬封口遮醜!」此事曝光後,軍法處官員改口表示,軍事檢察官不會要求家屬簽保密文件,最多是口頭要求不要對外談論案情。另外,參與驗屍的法醫高大成也自爆軍方曾來電「關切」。
軍方這類施壓動作非常不妥當!尤有甚者,國防部甚至表示,不排除在偵辦告一段落後,對「汙衊國軍」的名嘴提告,「以正視聽」。其實,台灣成年男性幾乎都當過兵,多少有過切身經驗,國防部的「提告」恐怕難以杜攸攸之口。止謗莫如自修,國防部與其費盡力氣「防民之口」,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制度改革上,讓憾事不再發生。
國防部一度考慮禁閉室的存廢,立委評價不一,而洪仲丘的父親也認為,此一制度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應該透明化,而且管理人性化。」其實,國防部的改革搞錯了對象,真正應該要被改革的是決定是否關禁閉的「軍事評議委員會」(以下簡稱「評議會」)。這次洪仲丘之死,一開始捅出婁子的就是「評議會」以6:0「一致通過」,決議將洪仲丘關禁閉,而且在半天內火速完成平常需要一個禮拜才跑得完的程序。更扯的是,軍方竟然解釋「因為是緊急事件」,結果遭到軍事記者出身的名嘴張友驊吐槽︰「是陣前投敵、逃亡?還是叛國?」
「評議會」係由原單位人員所組成,不免「球員兼裁判」,甚至形成「共犯結構」!這次事件,軍方高層官員即透露,由於此案件中有太多不符常態運作的跡象,不排除其中有「人為串連」情形。
民進黨立委李應元也指出,重點不在於廢除禁閉室,而是在懲罰前有無經過公平審判的程序。民進黨執政時(2006年3月),行政院院會曾通過《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正草案,規定軍人違規失職,必須先經過獨立第三方的軍事法院懲罰法庭審理,不能逕行關禁閉或送管訓。很可惜,這項進步的法案未能完成修法程序,在「二次政黨輪替」時,也跟著被輪替掉了。就這點而言,洪仲丘之死,執政黨施政不當,多少要負些責任。
再者,募兵制實施在即,屆時能不能招募到足夠的兵員?一直是個大問題。募兵制能否順利實施,關鍵不僅在於薪資、出路,也取決於社會對於國軍的觀感,當大家覺得就連在承平時代當兵都有性命之憂,誰還願意入伍從軍?!長此以往,勢必危及國家安全,身為三軍統帥的馬英九總統,似乎並未意識到這一點,當記者問及洪仲丘案時,馬總統竟然裝作沒聽見。馬總統的不表態,也為日後國家安全埋下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