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死不認錯就對了嗎!

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今年8月15日戰敗紀念日這天,向韓國道歉,對1910年到1945年殖民統治朝鮮半島造成的損失和痛苦深切反省並表歉意。

柯林頓因誹聞案女主角曝光之後,政壇譁然,最後一句道歉,人們憤怒漸息,忘了總統的女人,只記得他對全美經濟貢獻厥偉。

成龍在外遇對象曝光時,向社會大眾道歉,一句「犯了全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讓所有人頓時噤口。

華盛頓砍倒櫻桃樹時,他向父親道歉,終獲原諒,這個故事還從西方越洋流傳到東方,成為小學生必讀的勵志小故事。

日前日本司法界審理冤獄案「足利事件」,當法官宣判被告無罪,三位法官當庭起立,為過去十七年半剝奪自由,向被告深深鞠躬致歉。

犯錯道歉,是一種反省的勇氣與智慧。臺灣人的價值觀中有著死不認錯的頑強性格,吳揆面對友達與中科三期、四期開發案環評沒過,他推給前朝,卻忘記立委田秋堇早在二月分就已經提醒他這件事,導致投資金額太高,難以收拾。一切的錯,都不是政治人物的錯。

許多政策錯誤影響百姓甚多,中科開發案,房子拆一半,果園徵收成為道路,大埔農民一回家,即將收成的稻米被挖土機鏟平,法律上民眾若有冤屈,拿納稅人的錢做冤獄賠償,稅務上課錯的稅單,民眾只能自己訴願打官司,無論輸贏,從未見執法人員認錯或道歉。

將心比心,如果你我是冤屈的民眾,怨而不能伸,就如日相菅直人在道歉聲名書中說的話:「因為給人帶來痛苦的一方輕易就會忘記,但承受痛苦的一方卻往往難以忘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大陸的「趙作海司法冤判」案件平反後,法官都會連袂去向當事人道歉,臺灣的社會、政壇、執法人員,高談民主、高談人權、高談司改、高談稅改,然後死不認錯,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