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交接團隊10日宣布,父母皆來自台灣的第二代華裔律師戴琪(Katherine Tai)出任美國貿易代表。這項人事案若獲國會通過,戴琪將是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有色人種女性,可望在幫助重建和美國關鍵盟友的關係及懲罰北京反競爭貿易做法上扮演關鍵角色。
拜登團隊指出,戴琪是備受尊敬的官員以及資深國際貿易專家,一直致力為美國勞工與家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曾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擔任顧問,同時也是聯邦眾議院歲出入委員會的首席貿易顧問,豐富的經驗將使拜登政府在貿易政策上很快上手,並且幫助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危機中,保障美國的對外貿易關係,追求拜登友善美國勞工的貿易願景。這項人事案如果獲國會同意,戴琪將成為拜登政府首位華裔閣員及史上首位華裔貿易代表。
9日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登將提名戴琪出任貿易代表,她將是繼候任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譚頓後,第二位被拜登提名的亞裔女性,也是首位華裔女性。拜登提名戴琪,意味美國新政府和盟國密切合作回應中國經濟競爭壓力之際,也將著手迅速處理未決的貿易議題。
現年45歲的戴琪在康乃狄克州出生,華府長大,父母皆來自台灣,中文流利,畢業於耶魯大學及哈佛大學法學院。最初為貿易律師,歷經華府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貿易辦公室,2007年加入美國貿易代表署,2014年進入國會歲出入委員會,擔任委員會主席及民主黨議員的顧問,2017年出任首席顧問,負責處理世界貿易組織內和中國的訴訟爭端。小時候經常隨父母回台灣,1996年至1998年曾以耶魯中國學者身分,在廣州中山大學教英語。
另據美聯社報導,戴琪被認為能在貿易自由派及保護主義者中間取得平衡。
華盛頓郵報則指出,戴琪從國會委員會顧問躍升為貿易代表雖然不尋常,不過她受到國會內溫和派及進步派的支持,並有重要國會議員相挺,包括民主黨參議員布朗;上月10名民主黨聯邦女性眾議員致函拜登,稱戴琪是「不二人選」。
而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人大國關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提名戴琪為中美關係的「負面訊號」,原因為她有處理中國貿易爭端的經驗,可能代表美方將延續對中國的強硬立場。
戴琦上任後馬上要處理的工作包括落實美墨加貿易協定及決定如何處理川普任內實施的爭議性關稅。她同時將在拜登對中國政策上扮演關鍵的角色,包括會不會及何時對3,700億美元陸貨取消懲罰性關稅。
此前戴琦主張不應對中國打關稅戰,8月就呼籲對中國政策應該採取非以關稅戰為主的策略,認為關稅戰主要是防禦,而美國需要的是進攻,好的貿易政策應側重於自身勞工、產業及經濟的競爭力。另外,戴琦還主張美國應藉由補貼及其他誘因解決過度依賴中國進口的問題,同時也建議美國和盟友之間可以彼此採購一定數量的設備,取代向中國採購,即使採購價格比較高。【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