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Google 旗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DeepMind,近期推出一套AI工具AlphaMissense,能夠辨識出可能導致人類致病的基因突變,對於罕見疾病的研究或許有所幫助,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在一顆系外行星「K2-18b」附近調查,發現了包含甲烷與二氧化碳在內的含碳分子存在,引發了人們對「K2-18b」行星特徵的揣測。研究「K2-18b」行星的觀測數據中顯示,...

美國太空人盧比歐(Frank Rubio),11日打破了美國人在國際太空站(ISS)任務中,一次停留時間最久紀錄,待了超過355天!

據外媒報導,盧比歐是受過訓練的醫生及直升機飛行員,他在國際太空站上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一場直播談話時表示,...

日前,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在阿拉斯加外海的一項深海探索任務中,意外發現一個令科學家們大為困惑的「金蛋」。這個神秘的金色物體被發現位於海底兩英里深處,其外觀形似一個大型蛋,並且底部有一個破洞。

這項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探索任務名為「海景阿拉斯加5」(...

蘋果(Apple)公司在台北時間13日凌晨舉辦秋季發表會,如同預期的推出4款iPhone 15系列新一代智慧型手機;另外,還有新款的智慧手錶Series 9 Watch以及Apple Watch Ultra 2。

2023年蘋果秋季發表會所推出的4款iPhone...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劉正彥教授團隊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太空魔方」,成功觀測到伊朗和伊拉克地震電離層時間與空間異常前兆,以及電離層暴全球效應,成功解開引發地震電離層前兆物理機制與電場之奧秘,成果刊載於新一期《地球物理學調查》(Surveys in...

光學技術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具有多種優勢,從高效性到精確性、從非侵入性到多功能性,如何能精準操控光源產生,將有助於為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帶來更多可能,其中對於光源波長及所涵蓋頻率範圍的控制更為關鍵。

然而,光源的波長與所涵蓋頻率範圍受限於發光材料,通常波長位置與照明頻寬無法自由調整...

科學家近日觀測到首例「星系泡泡」,其宇宙構造巨大無比,幾近難以置信,被視為宇宙大爆炸(Big Bang)後的殘留結構,它的直徑達10億光年,遠超出銀河系的寬度1萬倍,位於銀河系的後方區域。儘管這個「星系泡泡」無法肉眼辨識,但距離我們相對較近,約8.2億光年,被稱為鄰近宇宙。

...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於官網上發布一項驚人消息!領導複製桃莉羊研究團隊的英國科學家韋莫特(Ian Wilmut)已經離世,韋莫特享壽79歲。

韋莫特曾經擔任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團隊的領導人,...

淡江大學今(11日)天上午6時49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科研探空火箭「Jessie」。這也是旭海發射場啟用以來,首個兩度完成飛試的團隊。今天「Jessie」探空火箭推進7秒,最高飛行高度4.3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