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3 文/卜磬/經理
太極門修行預定地兩次遭違法拍賣不成被直接收歸國有,民主人權被踐踏,訴諸公理的無力更讓人心生絕望。太平洋日報張寶樂社長認為,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不可被剝奪,法國哲學家盧梭提倡「天賦人權」,歷史證明天賦人權要靠不斷爭取奮鬥才能得到。太極門不是在為自己爭取利益,「沒有一個領頭來做的話,其他老百姓誰敢」?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已成立五年多,平反太極門冤案就是指標性動作,國家人權委員會的歷史價值就會被彰顯。
在行政法院「官官」聯手,百姓只得到1.6%的勝訴率,但勝訴判決文被法官留下「另為適法處分」伏筆,讓國稅局可以重開稅單,讓百姓重新面對新的夢魘!「盜亦有道」,尚會留一條生路給人家,不會趕盡殺絕,然而人民繳稅供養的政府竟如此對待人民。政府有責任「保障納稅人的權益」,趕快修改侵害人權的惡稅法,做到政府不傷害百姓的賦稅人權,百姓盡義務高興繳稅,而不是常常出一些狠招強課稅來招惹民怨,還領獎金更讓百姓恨得牙癢癢的。
太極門81年度的稅務案件敗訴,但80、82~85年度的稅務案件是勝訴的,基於這六個年度有相同的事實,80、82~85年度的勝訴就可以成為81年度稅案的再審理由。前法官陳志祥律師認為,只要行政訴訟法修法通過,就可以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另一個解決太極門案件的方法,提出修改平反條例,希望透過行政訴訟法的修法把再審的條件放寬,也不要有時間限制,公權力的犯錯,人民平反不該有時間限制。
NGO國際志工梁韻婷從國際經驗指出,宗教信仰自由在各國呈現不同挑戰。比利時等西歐國家雖強調人權,仍存在對宗教信仰的限制;沙烏地阿拉伯因政教合一導致信仰受限;加拿大則以憲章保障多元信仰、設立人權委員會防止歧視。梁韻婷反思台灣現況,指出少數宗教信仰的需求仍被忽視,太極門假案更是民主信仰自由的傷口。梁韻婷強調,唯有以良心為本,保障宗教多元與人權尊嚴,宗教才能回歸療癒人心、促進和平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