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和罔顧賦稅正義獲頒全球最佳財長 很諷刺吧!

2024/06/19    文/林大慶/自由業

一個稅務員居心叵測的證詞,也讓無辜的納稅人打了十多年的官司,太極門刑案雖在民國96年7月13日經三審無罪無欠稅確定,但牽連的稅務案件現在還深陷水火之中,不得喘息翻身。事實上,太極門稅務冤案迄今28年了,目前仍未完全平反,如此讓無辜人民遭受漫長的折磨?探究其原因,法制不良的因素固然不能排除,但追根究柢,主要原因在於主管政府官員們欠缺專業良心與道德勇氣。亟待改革之處,更是千頭萬緒。司法體制內雖有少數富有改革熱誠的年輕司法官,積極從事司法改革工作,可是在體制重重限制下,往往是事倍功半,而有賴社會各界的助力。

有因為苛稅手段而「網紅」的例子,前些年,號稱最會課稅的前財政部長張盛和,在國內外卻有極端不同的評價,在國內因罔顧賦稅正義,用立法院已經廢除的課稅獎金改稱稅務獎勵金,鼓勵稅官開單課稅,從此,國稅局年年超徵千億以上的稅款,因此,張盛和在國內網路投票得到台灣「首惡」的頭銜,成了另類「網紅」;在國外更是不得了,這位「敗家部長」得到英國某財經雜誌封以全球「最佳財長」的頭銜,這也是另類的「台灣之光」吧!這頭銜是建築在張盛和很會用各種稅制來課很多的稅,真的是很諷刺!一意孤行,扮演著吸血鬼,把人民榨光光還不罷休。美國雖然是高稅制的國家,但是人人守法,碰到稅務問題,政府會站在人民的立場,絕不是像台灣死命的罰,不管人民的死活。

對百姓而言,稅務獎勵金是「萬稅之源」,稅官可以自行認定百姓的所得來開單課稅,之前名模的執行業務所得被稅官指為薪資所得是為典範,幾乎所有的冤稅案都是稅官把「有所得要依法繳稅」擴充為「有所得要繳稅」,把課稅最高原則「依法」二字拿掉,就變成稅官用稅單來戕害人民的了,難怪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統計109年全台已超過1431萬件欠稅欠費待強制執行,這當中有多少是冤稅案呢?

具有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諮詢地位的非政府組織 CAP-LC(法國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在第47屆人權理事會會議上,提交了一份書面聲明,該聲明於 2021 年6月21日遞交,內容是關於政府如何濫用稅收來歧視某些宗教和心靈修行團體,引用了法國的案例和台灣的太極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