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6 文/甄妍/自由撰稿
清明掃墓,令人想到一則有關罰單不繳!祖先墓地遭拍賣的新聞,有一位民眾欠稅欠費,執行署拍賣他名下一筆12坪的「墓地」來抵積欠費用。還有一名60多歲男子小貨車被拍賣還不夠還罰款,名下48坪的墓地也被拍賣,看到這些訊息感到執行署的無情!
依據強制執行法第 53 條規定,遺像、牌位、墓碑及其他祭祀、禮拜所用之物。不得查封。原立法者的美意在尊重信仰,然而如果執法者以表列的是墓碑,不是墓地來塘塞人民,就不符合民情了。對人民來說,墓碑毀損可以重修,墓地沒了,如何安葬?!而執法者執意要執行的動機何在?是每年編列的上億元績效獎金作祟?是貪字作怪使人失去人性?前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法官兼庭長袁從楨律師曾表示,稅務機關與行政執行署的獎金制度是一個隱憂。這非常可能引誘公務員不依法行政,在資訊不對等的情形下,逼迫人民繳不該繳的稅,進行不符比例的強制執行處分。依據法務部執行署統計,從103年至111年11月止新增欠稅欠費強制執行案件累計超過8,998萬件,其中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錯判?
以稅災戶吳沛純老師故事為例,她補習班沒買成,竟因此背負起前老闆逃漏稅的污名,遭國稅局糾纏二十多年,最後身心崩潰患有多種疾病,甚至連罹癌醫治的「救命錢」,都被國稅局強行執行、扣走,稅災纏身!稅災戶哀鴻遍野,國家連年超徵,根據數據顯示 110年超收4,300億、111年超過5,200億,近6年超徵高達1.2兆。然而政府的財政紀律不彰,根據數據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72兆元,較前一年歲出大增4580億元創下新高,同時舉債3754億元。若將公債與潛藏債務合併計算後,國民每人所背負的負債將會突破100萬元。也就是台灣的小孩一出生就背負沉重債務,對於少子化的台灣來說是雪上加霜。
因稅務獎勵金和執行績效獎金造成官員惡意查稅,衍生無數的稅災戶,無情的執行讓人民痛不欲生,這些都是國家的亂源,古人有言:「民富國強,眾安道泰。」反其道而行,國家就很難長治久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