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稅超徵國家暴力 小老百姓哪有活路?

2023/01/19    文/蕭璟/博士生

「冤繳稅」讓百姓的稅務人權遭踐踏,不但畢生的辛苦血汗錢,遭惡官掠奪,為了自力救濟,增取自身的權利,不惜訴願、上法庭,結果又卡在行政法院「官官相護」,百姓的希望就斷送在「敗訴法庭」—行政法院,再加上過去又有「查稅獎金」的誘惑,難怪有近9成都是百姓敗訴,就算是百姓勝訴,稅吏人員敗訴也不會被處罰,還可隔年再重新開稅單,再玩一次,百姓簡直毫無機會,好像是被吃定了感覺。

在美國尤其是政府機關的官員們都是非常注重人權的,都昰依法行政的執行各單位各自相關業務的,三權分立就是很嚴格的劃分各自機關的行政業務,這又是文明國家最美麗的風景了;偏偏在台灣這是最不美麗的風景,例如五權分立的台灣竟有稅官說法院的判決不算,調查局官員指導國稅局說:這個人要課稅,還有行政法院的法官可以不具有稅務專業,卻去審理稅務案件,毫無主見的照抄國稅局的答辯書,更在記者會上說明是忘了對人民有利的證據;更有監察院的糾正案可以不被執行。天啊!這是什麼國家啊!被管理的人民不會精神錯亂嗎?

行政法院的法官專業是常受到質疑的,因為不懂稅法,所以往往依賴國稅局來當打手,這樣的行政官司,人民告官就像請鬼開藥單,勝訴率微乎極微,只是自討苦吃而己,讓行政法院只是擺好看的。稅務行政救濟程序有必要通盤檢討,打掉重練,改革必須著重公平正義,如何避免政府打假球的現象,方能重建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前台南縣長、大員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蘇煥智表示,稅單是沒有經過法院裁判的程序,由行政機關片面開稅單就產生拘束力,這個制度應該要徹底檢討一次。太極門刑案經過辛苦十年,判決認定無罪、不構成逃漏稅,行政機關卻照樣課稅,與刑案判決衝突,更顯人民對法院的不信任感;此外,行政法院四個年度判免稅、一個年度判要課稅,一個事實兩判,卻死不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