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指扯鈴是中國文化、統戰工具

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21日審查僑委會預算,民進黨立委劉世芳認為扯鈴是中國文化,僑委會每年巡迴教學推廣扯鈴是「中國統戰工具」,提案要求減列80萬元;劉世芳22日受訪時澄清,經過僑委會說明後,她能夠認同扯鈴是中華文化發源,但是在台灣發揚更好。

劉世芳表示,僑教或是僑務發展工作,歷年來與中國孔子學院的統戰工作重疊,中國的統戰工作也是對僑民,台灣對僑民的文化社教工作就應該要有所區別;因此提案刪除「輔導海外各地夏令營暨遴派文化教師巡迴教學」80萬元預算,最後該提案未處理,僅在主決議建議僑委會檢討設計更能發揚台灣文化的課程。此外也有立委建議,僑教應可針對新南向國家,以呼應蔡英文總統提出的新南向政策。

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唐德明與洪孟楷召開記者會,批評劉世芳「滿腦子漿糊」、「比扯鈴還扯」,照劉世芳的邏輯,關帝廟和媽祖廟都該關門,故宮文物也應該還給中國。國民黨文傳會表示,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呼籲劉世芳應立刻道歉。國民黨立委黃昭順也表示,不要抹煞對於扯鈴運動盡心盡力的團體們,他們也是秉持服務社會的精神在努力,要求劉世芳對相關團體道歉。

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表示,僑教主要著重在語言文字跟文化內涵的傳承,常見的包括客家採茶舞、扯鈴、踢毽子、打陀螺、草編、捏麵人等,這些在僑界都很有吸引力。【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