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1日早上網路傳出復興航空將停飛,到22日上午董事會宣布解散復興航空,在24小時內,董事長林明昇心中交戰的是員工和旅客權益、機組員的情緒和旅客飛安,解散成了唯一的路。
復興航空22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林明昇表示,解散公司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決定,復興航空團隊一直試圖找國內外專業機構、合作夥伴、甚至新的經營團隊來協助非常遺憾最終沒能實現。實際上公司直到昨日下午4、5點還在與可能投資者協商,因協商無結果才會痛下決心。
林明昇指出,公司目前每股淨值還有7.2元,約50餘億,至於解散公司需要多少費用還要計算,但是選擇在此時間點解散公司,是基於復興航空目前資產仍大於負債,有能力對旅客、員工與相關合作夥伴的權益,提供必要保障。
林明昇透露公司去年雖然帳面上是虧11億多,實際本業是虧20億,是靠變賣資產美化帳面,今年到10月底已虧27億元,等於每天一開門就虧1000萬元,因此解散公司主要是考量前景,不光是因為近日公司債到期的考量。
林明昇表示,兩次空難之後,這兩三年飛安做得不錯,國內外專家指出公司體質提升很多,空難後國內線載客率一度掉到2成左右,目前回到6成,國際線甚至更高;兩岸航線前陣子不錯,但這陣子沒活力,只是他不能看著公司每天虧,總要設法止血。
但眼看著國際、區域的形勢都不好,國際油價慢慢爬升,復興航空很多的對外的承諾都是用美元計價,美元升值也會影響,台灣的營運又沒起色,所以無論是做轉型、改變體質也好,繼續下去只會在未來半年、一年內讓公司破產,屆時更沒能力負起社會責任,不如趁現在公司還有能力把員工、旅客、債權人處理好的時候,盡力履行復興航空所做的承諾。【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