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山重新造林 緩解東非嚴重缺水

聯合國環境署10月19日在烏干達舉行的“全球山脈論壇(World Mountain Forum)”發佈了一項題為“東非地區山脈如何在氣候變化條件下實現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Mountain Development in East Africa in a Changing Climate)”的報告。報告指出,有效的森林種植可以解決生活在非洲最高山峰吉力馬札羅山的居民減輕水源稀缺的問題。 

吉力馬札羅山是當地生活在山腳下城鎮及周邊地區居民的重要水源。吉力馬札羅山的水流更通向坦尚尼亞最大河流之一帕加尼河,為其提供食物、燃料及建築材料。報告強調,自1976年以來,吉力馬札羅山由於氣候變化影響已經損失近1萬3000公頃的森林面積,相當於近100萬人的年度用水。

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導致的自然大火加劇了山上森林被摧毀的速度。據估計,因為缺乏吸收雨水的樹林,山脈上的露水下降了25%。地處吉力馬札羅山山腳的小鎮摩西(Moshi)正面臨史無前例的水緊缺情況。由於年度雨季縮減,當地的河流開始乾枯,農業種植地也因水短缺而變得不可耕種。

東非地區的山脈大部分都是具有高生產率的種植地域,當地的河流更是在電力短缺時應急的保障。尼羅河流域的河流在合理使用下足以提供20吉瓦的能源,相當於半個肯亞使用的電力。

報告呼籲坦尚尼亞政府通過森林再造的方式積極保護吉力馬札羅山的水源、增強氣候變化預警,以便當地居民能夠有效的預防乾旱,以及將如何適應氣候變化視為首要任務。保護東非地區的自然生態不僅為當地居民減輕生活壓力,同時更保證當地旅遊業的可持續性。據統計,東非每年有約70億美元的經濟源於旅遊行業,而吉力馬札羅山佔據其中三分之一。

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東非如果在短期內不採取有效的環境保護方案,地方年度平均氣溫將在2080年升高3.2攝氏度。【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