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颱風新眼牆完成置換 持續觀察中

海馬颱風於18日凌晨2時已增強為強烈颱風,中央氣象局預測,海馬颱風未來的路徑會朝呂宋島北端走,最快在19日上午就會發布海上警報,20日、21日最靠近台灣,登陸台灣本島的機率低,但可能有機會掃過金門和澎湖。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18日在臉書上表示,22號颱風海馬的路徑有一個顯著特徵,幾乎所有電腦模式預測的路徑都有相同特徵,就是海馬很可能繞著台灣轉入西風帶。原因是台灣上空有個深厚的高氣壓,算是太平洋高壓西段的中心,這個高壓維持的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但是它很穩定的維持在台灣上空附近,海馬颱風基本上就是繞著高壓邊緣北上。

海馬距離台灣的遠近仍有不小的不確定區間,不過就最近的颱風路徑預報誤差範圍來比較,中央氣象局提供的海馬颱風路徑預測圖,它的信心度還是相對的高。鄭明典也PO出一張歐洲中心提供的颱風路徑系集預報分布圖。鄭明典說,不同的線條代表觀測不足所造成初始場不同的可能性,衍生出的預報結果,這樣的離散分布範圍算是「偏小」。

18日清晨海馬颱風經過一處海溫略低的區域,使得新眼牆遲遲無法完整成型,因此颱風強度略有減弱。下午開始,海馬颱風的新眼牆逐漸組織起來,現在的強度逐漸回復到昨晚最強的狀態,在色調強化雲圖中,紫色內的白色圓環已經形成。如果新眼牆中心,就是颱風眼再清澈一些,強度就可能再提升,要繼續觀察下去。【記者 李佳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