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斷電問題 林全指示評估電纜地下化可行性

颱風接連來襲,引發斷電問題。行政院院會今天(6日)進行「105年度颱風因應作為檢討」,行政院長林全指示研議電纜地下化的可能;但因電纜地下化成本高,若遇到地震修復時間反而拉長,希望相關單位能評估其可行性。

近日梅姬颱風來襲時,創歷來颱風停電災情第2高記錄。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行政院長林全表示,許多縣市政府都提到停電原因在於電纜沒有地下化,但電纜地下化成本昂貴、不易完成,若有損壞時,修復時間反而拉長,復電更費時間,這些必須在設計電纜地下化時納入考量。林全指出,台電提出電纜併桿以提高抗風力,工程較易實施,也是可考慮的方法。此外,現有電桿規格能抵抗14級風,也可思考是否仍有加強的空間。

經濟部國營會副主委吳豐盛表示,電纜地下化1公里要價2千萬,全國約有4萬1千多公里需耗資 8000 多億元,是架空電纜的 8 倍。因此電纜地下化將會以防災為主,台電評估在 106 年到 109 年,優先在多次遭遇颱風斷電、搶救困難及沿海迎風地區鋪設422公里的防災型地下電纜,經費約70億。其他部分將加強電線桿韌性,以雙桿併桿或H型桿進行強化,來抵抗13級以上的強風。

此外,對於幾次風災下來有民眾死亡受傷,多是颱風天外出造成,林全也要求政府要勸導民眾,颱風天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至於必須外出者如台電或交通單位人員,需要搶修受風災破壞的設施和道路,主管機關也要加強這些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保障。針對部分行業在颱風天要求員工上班,林全也要求勞動部研議指導原則。【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