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推動人工關節登錄制度 為置換率把關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因為關節退化而接受人工關節置換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女性關節置換的比例又是男生的3倍,發生原因可能與荷爾蒙等因素有關,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骨科醫師古鳴洲表示,民眾上下樓梯對於膝蓋所承受壓力是體重的2、3倍,使用蹲式馬桶膝蓋承受的力量是體重的7倍,呼籲50歲以上女性應該儘量使用坐式馬桶。

骨科醫師古鳴洲指出,發生人工關節置換原因95%為退化性關節炎,其次是風濕性關節炎;根據健保署統計,2011年至2015國內人工關節置換,從4萬例成長至近4.8萬例,其中一半為膝關節置換。估計20年後會再成長2、3倍,而接受置換人工關節手術後,目前國內1年內人工膝關節再置換率為0.6%,5年再置換率即升高到2.18%;古鳴洲表示,人工膝關節置換一年失敗原因以感染為多,之後隨著時間的增加,失敗的原因很多,骨材、手術及病患本身問題都有,但目前缺乏相關數據資料,所以無從分析起。

骨科醫師古鳴洲表示,人工關節不能壞了就換,因為每次置換都會削去部分骨骼,若一換再換,會無法再換,透過這套制度,除了讓民眾有「知」的權利,健保署可以找到特定院所可能關節置換率過高,進而設法改善,盼可降低患者的關節再置換率,且考量將定期公布成功率、再置換率等,提供參考。另外,為讓民眾能掌握自己的手術史,健保署正規劃將手術院所、時間、原因及手術內容等資料放入健康存摺中 (手術存摺),供民眾查詢,若醫院配合上傳人工關節植入物資料後,接受關節手術的民眾還可在健康存摺中,查詢到植入體內的人工關節資訊。

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今年截至6月,全國計230家醫院申報人工關節相關手術費用,共55家有上傳資料,院所上傳率24%;全國計23,717件費用案件中,共5,336件有上傳資料,件數上傳率約22%,其中申報件數逾百件且上傳率超過90%的醫院,含新光醫院、嘉基醫院、新樓麻豆醫院、霧峰澄清醫院、彰基醫院、恩主公醫院、聖馬爾定醫院、大林慈濟醫院、彰濱秀傳醫院、亞東醫院、義大醫院等家。【記者 陳妙華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