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濕地環評闖關 環團為黑琵請命

爭議多年的茄萣濕地1-4號道路,8月底於高雄市政府進行環評大會,結論為直接通過環評。國際黑面琵鷺後援聯盟、茄萣在地青年與各環團代表,今日上午至行政院提出4千5百份陳情書及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報告,呼籲盡速將茄萣溼地畫為國家級溼地,落實《濕地保育法》,維持生態健全的濕地零淨損失精神、保護這個世界上重要的黑面琵鷺棲地,撤銷環評決議,陳情書由行政院交通環境資源處長代表接受。

具有國際級濕地潛力的高雄茄萣濕地是黑面琵鷺在台灣的第三大棲地,面積171公頃,鳥類紀錄超過150種,因其內之泥灘地、紅樹林、廢棄鹽田與沙地等多樣貌棲地,每年冬天吸引高達1萬5千隻的度冬水鳥棲息,2013至今年,每年皆有150隻以上的黑面琵鷺來此過冬,單以鳥種豐富度論,茄萣濕地更是全台最高,但這塊濕地,很可能將被一條沒有必要開發的道路一分為二,重傷珍貴候鳥的棲地。環保團體認為1-4道路開發案充滿爭議,不僅正反兩方意見分歧,程序上也有瑕疵。尤其《濕地保育法》通過後,未來若內政部劃為國際級或國家級,環評決議將違反《濕地法》對國家重要濕地的保育規定。

高雄來的媽媽潘怡庭帶著1歲大的孩子出席記者會說,高雄擁有一座國際級濕地,她覺得很驕傲,但是被評定為地方級濕地,還要在上面開路破壞黑面琵鷺的棲地,她覺得很羞愧。她希望兒子長大後,也能看到黑面琵鷺在高雄的天空翱翔,不是只能從書本上看黑琵、水鳥的圖片,希望孩子能有機會親近候鳥,瞭解大自然鳥類遷徙與生活,學習與大自然生態共處,未來能讓環境永續,把台灣美麗的自然生態繼續留給下一代、下下一代。 

主張開發的高雄市政府,也主導環評,被外界質疑球員兼裁判,被環團嚴厲譴責。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守護茄萣濕地青年聯盟、茄萣生態文化協會、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美濃愛鄉協進會、國際黑面琵鷺後援聯盟(SAVE International)、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等環團也發表了聯合聲明,堅定表示將提起行政救濟,希望推翻環評,保護茄萣濕地。【記者 李佳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