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擊詐騙犯罪,新加坡國會三讀通過「刑事法(雜項修正)法案」,詐騙相關罪犯將面對鞭刑在內的刑罰。其中提供SIM卡和數位身分認證系統Singpass資料給不法人士進行詐騙者,落網後一旦定罪將可能面臨至少6下、最多達24下鞭刑。
為了嚴厲打擊日益猖獗的詐騙犯罪,新加坡國會於本週正式通過《刑法(修正)法案》,明定涉及嚴重詐騙行為的罪犯,除面臨長期徒刑及高額罰金外,最重可被判處 24下鞭刑。此項新法案的通過,象徵新加坡政府對金融詐騙零容忍的強硬立場,並希望藉此遏止跨境與本地詐騙集團的橫行。
根據新法條文,凡利用虛假訊息、偽造身份或網路手段進行詐騙,若涉案金額龐大、受害人眾多或造成社會重大影響者,除刑期可達10年以上外,法院得視情節判處鞭刑,最高可達24下。此舉是新加坡歷來針對詐騙犯罪最嚴厲的刑罰規定之一。
新加坡內政部指出,詐騙案件已成為當地最主要的刑事問題之一。根據警方數據,2024年詐騙案件總數較前一年增加近四成,損失金額超過6億新加坡元。當局指出,不少詐騙活動涉及跨國網絡,犯罪者利用社群媒體、網購平台及假投資網站進行誘騙,導致許多民眾受害。
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在國會辯論中表示,新加坡必須採取更具嚇阻力的懲罰手段,以保護國民財產安全。他強調:「我們不僅要抓到詐騙犯,更要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鞭刑是一種嚴厲但必要的手段,能有效震懾潛在罪犯。」
法案通過後,部分人權團體表達關切,認為鞭刑屬於體罰,可能違反人道原則。但政府回應指出,鞭刑長期以來是新加坡刑事體系的一部分,並僅適用於最嚴重、最具破壞性的犯罪行為。
警方同時呼籲民眾保持警覺,不輕信陌生來電與連結,並透過官方網站查證任何金融交易。新法預計將於2026年初正式生效,屆時執法單位將擁有更強的法律依據,以對抗不斷變化的詐騙手法。【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