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2025聯合國「國際宗教信仰迫害受難者紀念日」 各界菁英呼籲政府:平反太極門假案 終結信仰迫害

2019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將8月22日訂為「國際宗教信仰迫害受難者紀念日」,提醒各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的責任,無論宗教信仰團體的人數多寡,皆須受到尊重,制止宗教信仰迫害,推動和平,建立相互理解的世界。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團體於8月22日為響應2025聯合國「國際宗教信仰迫害受難者紀念日」特舉辦《良心行政落實有效救濟 終結信仰迫害》線上論壇,邀請國際學者及各界菁英以國際宏觀的視野,檢視台灣落實宗教信仰自由的現況。

專案管理師沈庭安表示,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至今已走訪120國,傳揚愛、和平與良心。她今年隨團赴土耳其,感受到伊斯蘭教核心價值的和平與仁慈。在台灣,宗教信仰自由仍受打壓,她親身經歷太極門人權迫害案。最高法院雖已判決太極門無罪無稅,國稅局仍違法持續追打,甚至在2020年強行拍賣修行道場預定地,踐踏信仰自由,國際學者痛批此舉破壞法治與民主。她指出,在AI時代,若能內建「良心模組」,科技將成為和平推手。沈庭安呼籲大家聆聽良心的聲音、守護信仰尊嚴,讓良心引領未來。

2023年,NGO國際志工梁韻婷參與比利時魯汶大學學術研討會,發現即使在強調人權的西歐,宗教信仰自由仍受限,顯示「世俗」並非真正中立。2025年赴沙烏地阿拉伯,她體會到宗教信仰力量能凝聚人心,但因國家與宗教過度結合,信仰自由受限。相較之下,加拿大展現高度宗教包容力,在《加拿大權利與自由憲章》中明確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各省設人權委員會監督歧視案件。反觀台灣,少數宗教需求常被忽視,社會對多元理解仍淺薄。太極門自1996年遭虛構指控與稅務迫害,即使最高法院三審無罪無稅確定,政府仍持續打壓,甚至強行拍賣修行聖地,這是對宗教信仰自由的嚴重踐踏。她強調,唯有以良心為本,保障人權與多元,宗教才能回歸療癒人心、促進和平的使命。

2024年,企業工程師黃學士隨洪道子博士及太極門師兄姊赴印度參加「第25屆全球首席大法官國際會議」,洪博士在演說中強調,良心是危機轉化的智慧,願力能引動善行,為世界帶來正向轉變。黃學士表示,洪博士於2005與2024年兩度拜會教宗,分別獲教宗本篤十六世讚賞與教宗方濟各頒授勳章,象徵「共同尋找和平之路」。太極門跨宗教、文化推廣愛與和平,獲國際肯定。在台灣,卻遭違法官員迫害。1996年侯寬仁檢察官偵辦時,違反偵查不公開並捏造證據,造成社會誤解。2007年最高法院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稅,國稅局與行政執行署仍於2020年違法拍賣修行聖地。美國人權律師 Kenneth Jacobsen批評此案嚴重違反正當法律程序,警示少數人不應綁架政府。黃學士呼籲政府應立即撤銷違法稅單,歸還修行土地,保障信仰自由與人權。

今年4月參與教宗方濟各葬禮的國際志工陳琦芸表示,教宗用慈悲與寬恕,呼籲世人放下貪婪、停止衝突、保護環境與弱勢,提醒宗教的本質在引導向善、療癒人心。但全球仍有逾3.1億基督徒因信仰遭迫害,宗教歧視與制度打壓令人痛心,身為太極門弟子的她感同身受。太極門師徒將傷痛化為力量,以良心為核心,凝聚願力,開創和平文化。信仰的光如陽光,能照亮人類未來。陳琦芸強調,台灣作為民主法治社會,應落實宗教信仰自由,平反太極門假案,歸還修行聖地,讓信仰者安身立命,繼續播種良善與和平。

發生在1996年的太極門人權案件,走過近三十年,此案是台灣能否真正落實宗教信仰自由的試金石。良心本天賦,良心引領我們尊重每個人的宗教信仰、文化和價值觀,呼籲政府良心行政,落實有效救濟,終結信仰迫害,平反太極門假案。

【記者蔣台榮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