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川普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的震蕩下,全球貿易體系發生了激烈的震盪變化。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馬來西亞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陛下邀請, 15日抵達馬來西亞展開國是訪問。
習近平在馬訪問期間除拜會易卜拉欣,也與大馬總理安瓦爾舉行會談,就中馬雙邊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雙方一致同意建構高水準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帶動兩國現代化進程,共同促進地區和世界繁榮穩定。
習近平在會見易卜拉欣時表示,中國支持馬來西亞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工作,願和馬方一道落實其提出的三大倡議,「推動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共同發展」。
與安華會談時,習近平表示願盡早簽署「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以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回應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以亞洲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應對世界的不穩定和不確定。
馬方歡迎中方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重申 CPTPP 對能夠滿足「奧克蘭三原則」的經濟體加入保持開放。
習近平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人工智慧、數位經濟、服務貿易、鐵路、農產品、文化旅遊、媒體等領域合作文件,進一步加強各領域合作。據17日《新華社》發布此次中馬雙方所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來西亞關於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聲明多達56條。
雙方將攜手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承諾維護一個基於規則、非歧視、開放、公平、包容、平等和透明的、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國家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在川普執政後,中國調整貿易結構,加強與東盟國家的聯繫變得前所未有的緊迫,而東盟面對區域大國,在川普不確定的貿易政策衝擊下,也不得不調整對外合作關係及貿易政策。
習近平此次訪問東南亞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這三個國家,受到美國加徵稅率分別為45%、49%和24%。
習近平18日將繼續前往此次出訪的最後一站柬埔寨,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