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關稅對歐盟一波波衝擊,歐盟貿易發言人指出,目前優先與美國協商解決,不過,歐盟亦準備好精準打擊的反制措施。他坦言,目前協商仍未見成效,但有助建立美國新政府對歐盟的信任。
美國總統川普26日宣布對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4月2日將揭曉「對等關稅」,加上日前宣布的鋼鋁關稅,對美國最大貿易夥伴歐盟帶來重大影響。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貿易領域發言人吉爾(Olof Gill)今天在例行記者會答覆相關詢問,他重申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昨晚聲明定調的協商優先立場。
吉爾指出,歐盟希望維持與美國的長久夥伴關係,因此,並不想要採取反制關稅,協商的同時,也準備好「堅實、合乎比例、精準且及時」的反制措施。
在川普13日發布正式命令加徵鋼鋁產品25%關稅ˊ 後,歐盟執委會原定自4月1日展開第一階段報復性關稅,包涵波本威士忌等會打在美國痛點上的農業等一籃子產品,不過,上周宣布延後至4月13日與第二階段同步實施,以爭取更多時間與美國談判。
歐盟執委會主管貿易政策的執委塞夫柯維奇在2月19日、3月24日兩度赴美,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等官員會談。
吉爾坦言歐盟赴美協商目前「並未取得我們想要的成果」,強調溝通目的是為了與美國新政府建立關係和信任,表達歐盟希望與美國雙贏的立場,這類溝通仍將持續。
美國鋼鋁關稅25%估計將衝擊歐盟出口產品價值280億美元(約新台幣9225億元)。關於汽車,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統計顯示,2024年歐盟新車出口到美國的金額高達384.6億歐元(約新台幣1.4兆元),占比25%的第一大對象,若以車輛數計,近75萬輛,占比16.5%,落後英國的27.5%。
受美國汽車關稅衝擊的歐盟國家,以德國、義大利和斯洛伐克為主。外媒2月引述研究機構數據稱,2023年美國從德國進口汽車的金額高達345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義大利與斯洛伐克分別為67億美元,瑞典44億美元,奧地利為29億美元。
目前,美國進口一般汽車關稅為2.5%,低於歐盟的10%,不過,美國特別對輕便客貨兩用「皮卡車」(pickup truck)課徵25%進口關稅,歷史溯自1960年代為報復歐洲限制家禽進口而設置。
因此,川普加徵汽車關稅25%,將使外國一般汽車進入美國的關稅成本高達27.5%,皮卡車高達50%。
此外,歐盟恐將面對所有貨品一致加徵20%至25%的美國「對等關稅」,除了已成定局的鋼鋁、汽車,下一波可能還將對木材、半導體和藥品祭出關稅,將在4月稍晚才宣布。
川普宣布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將被美國徵收25%的間接進口稅,歐盟國家受影響者是向委國購買油氣的西班牙與荷蘭。
另報導稱,在川普各種關稅威脅下,比利時第一大港口安特衛普(Antwerp)已出現塞車現象,貨車司機要等上5小時才能裝卸貨物。比利時荷語媒體法蘭德斯廣播電視台(VRT News)報導指,歐洲出口業者爭相搶在關稅前把商品運到美國。【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