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四接協和電廠環評過關 歷時近7年

台電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俗稱四接)自民國107年確認進入二階環評,歷經6次初審會議,今(26)日送環評大會審查。本案經環委以共識決,要求台電積極處理土污事件,建議本案補正後通過。

為穩定北北基供電,台電公司規劃協和發電廠燃油改燃氣,並在電廠旁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境部今早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28次會議(環評大會),審查「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環評)。會議一開始,就有反對的民眾占據主席台前,高喊「違法環評」、「立即散會」。會議主席、環境部次長葉俊宏改以「機動」方式主持,來回穿梭於環評委員與開發單位之間,徵詢意見、答覆,以維持會議進行。下午2時許,進行閉門會議,反對的民眾仍不願意離席。主席宣布環評委員、媒體及機關移至會議室進行內部討論。此舉仍遭反對團體抗議、批評「黑箱環評」,並指環委就是「橡皮圖章」。

針對公民團體昨(25)日在記者會所提,四接鄰近點位「總石油碳氫化合物部分各深度污染濃度超標」,台電承諾會完成改善後才進行開發,地方主管機關也會進一步驗證、確認。另外,閉門會議聚焦討論民眾所提出的土壤污染調查報告,經濟部強調,台電有土壤整治的經驗,一定會整治完成才進場開發,經濟部也會以主管機關的角度監督。

環委認為,開發單位應將108年迄今協和電廠土壤、地下水自主調查資料納入定稿附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監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積極依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積極辦理。在生態部分,開發單位應確認珊瑚分類正確性、開發區海域棲地營造應使用高孔隙度硬底質覆蓋,且不減少海域開發區域填海造地區域原硬底質面積,以提高海域生態生產力。最後,全案經現場17名委員(不含主席)以共識決建議本案補充修正後通過。

據了解,台電「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環評),設計最初1.0版提出填海造地達29.25公頃,涉及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且緊鄰外木山漁港,對海域生態及海岸地形有重大影響之虞,在民國107年3月宣布進入較嚴謹的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歷時2年,109年12月才進行第1次初審會議。台電四接規劃於協和電廠內拆除既有4部燃油機組,改建2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歷經3次版本修改,開發面積也由原本的29.25公頃縮減至14.5公頃,並東移開發範圍。【記者 王釋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