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0

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9日正式脫離俄羅斯能源系統,全面接軌歐洲聯盟(EU)電網,是該區域能源獨立的重要里程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這意味著「莫斯科無法再利用能源作為對付波羅的海國家的武器」。
為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及波蘭總統今日齊聚立陶宛總統府,並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共同舉行記者會,彰顯此舉對區域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根據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如今皆為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並長期致力於擺脫對俄羅斯電網的依賴。自俄羅斯於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這一進程大幅加速,以強化與歐盟的能源整合,並確保區域能源安全。
始終支持烏克蘭的波羅的海三國,長期憂心自己可能成為俄羅斯的下一個目標,並擔憂俄方可能利用電網作為施壓手段,而外界此前擔心俄國可能在轉換過程中進行干預的情況並未發生。波羅的海輸電系統營運商表示,俄羅斯在此過程中保持合作,拉脫維亞輸電系統營運商AST更向法新社透露,最令人意外的就是「完全沒有意外」。
澤倫斯基在每晚的例行談話影片中指出,基輔早在2022年便採取了類似措施,如今波羅的海三國也成功擺脫對俄能源的依賴,「莫斯科再也無法將能源作為武器來威脅這些國家」。
對俄羅斯而言,這次斷聯意味著其位於立陶宛、波蘭與波羅的海之間的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已完全與俄國本土電網切斷,需獨立運行自身電力系統。克里姆林宮則表示,已採取必要措施確保當地供電穩定,包括新建多座天然氣發電廠來應對挑戰。【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