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全球天災人禍不斷,為強化重大災難的緊急醫療應變能力,衛福部委託台灣外科醫學會推動「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畫」,包括透過實體課程、全新教學影片,及虛擬實境VR訓練模組三大方向,建構緊急外傷與災害傷亡處理原則與觀念,並提升緊急外傷處置與手術技術,冀更有效地因應社會的醫療需求。
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蔡建松指出,災難救治不僅是事發當時的緊急處置與社會各界資源投入,也在於外科醫師團隊提供的治療與照護,因此須持續精進緊急外傷處置觀念,在特殊事件發生時才能臨危不亂、互相支援與合作。
蔡建松表示,計畫預計培訓超過1萬名醫事人員,增強大量傷患的緊急救援能力,同時強化台灣醫療體系,未來也積極輔導各大醫院成立備援手術室團隊,推動進階外傷技術訓練,期許未來遭遇特殊災難或重大傷亡事件,能為國民提供穩定、強大的全面性支持環境。
台灣外科醫學會外傷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恆甫主任說明,本計畫透過實體訓練課程、教學影片,及VR訓練模組三大面向,強化外科醫師對緊急外傷與災害傷患的處置能力,提升緊急應變與手術技術,以更有效應對社會醫療需求。
衛福部劉越萍司長表示,衛福部委託外科醫學會先訓練外科系醫師應對急難場景救護傷患,後續將討論各醫學翁新手術備援團隊出動時機,研擬提供保險、交通方式等安全保障,如何提供誘因,吸引更多外科醫師投入急難救傷行列。【記者 陳奕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