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許經營運河港口 巴拿馬虧本超過320億元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2月1日晚間抵達巴拿馬,2日上午10點會見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並舉行會談。盧比歐也將和運河管理部門面對面。這也是自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奪回巴拿馬運河以來,兩國官方首度正面交鋒。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指出,盧比歐(Marco Rubio)會見穆里諾時明確表示,要求必須立即縮減中國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影響力,若未立即調整,美國將需採取必要措施,以根據條約保護其權益。

中國企業「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 PPC)隸屬於香港「長江和記實業」,在1997年1月取得巴拿馬政府批准,特許經營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兩個關鍵港口25年。在2021年依照「自動續約條款」,又取得25年的特許經營權直到2047年。

該公司多年來3次修訂合約,談判過程不透明,形同黑箱作業,讓巴拿馬政府至少損失10億美金(約新台幣320億元)的收入。巴拿馬現任總統穆里諾政府認為,港口運營續約過程不透明,不僅涉及貪腐弊端,更可能成為中國在各地推動「一帶一路」中常見的「債務陷阱外交」,因此下令審計部門動員調查該公司。

「巴拿馬港口公司」最初承諾每年向政府繳納固定費用2220萬美金及收入的10%。但是在2005年修改合約決議,卻取消了繳納固定費用的規定,改將每個貨櫃的處理費從6美金提升到9美金,2010年又將貨櫃處理費定為12美元後,要求從2013年開始,每5年要重新審視合約條款。但是到現在已經過去近12年,費用仍然沒有重新調整,該合約前前後後總共修訂了3次並且要求該公司投資改善港口設施,但是越修條件對「巴拿馬港口公司」越有利,引人質疑。

「新聞報」(LA PRENSA)指出,如果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現今每個貨櫃運輸的費用應該在16美元左右,而不是現行的12美元,因此從2010年現在,至少讓巴拿馬政府短收10億美金的稅收。

巴拿馬港口公司還以會影響營運獲利為由,強烈反對並企圖阻止巴拿馬政府在其擁有的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附近,擴建太平洋沿岸港口設施,也引發國家發展和企業利益衝突的爭議。

盧比歐表示,巴拿馬若不能改變中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美國將對此採取必要行動;穆里諾於會後表示,不再續約中國「一帶一路」。【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