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大陸擁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20日實現了「億度千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的運行,這也象徵了人類對實現聚變能源有了重要意義!
據外媒報導,這個「億度千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的實現,是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從基礎科學研究邁向工程的實踐。EAST實驗裝置實現了超億度、1066秒的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是全球首個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核聚變被視為「終極能源」,核聚變是輕原子核結合成較重原子核,能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由於聚變原材料資源豐富,又無汙染排放,像太陽能般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因此可控核聚變一直被認為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出路。
一個聚變裝置至少需達到數千秒量級的高效率穩定運行,未來的聚變電站,才有可能源源不斷地發電。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宋雲濤表示,實現「1億度、1000秒高約束模」其意義重大!
為了獲得俗稱「人造太陽」的EAST裝置,自2006年運行以來,已經開展了物理實驗21輪;而且,等離子體運行次數也已經超過15萬次。以長脈衝高約束模運行來講,先後已經跨越了60秒、100秒與400秒等里程碑,而今突破了千秒。這也使得大陸在核聚變研究的領域,躋身全球第一梯隊的行列中。【記者 鄒弘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