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日前,《系統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上一篇論文研究指出,多年前在英國懷特島(Isle of Wight)發掘出一副距今約有1億2500萬年歷史的草食性恐龍化石,該化石保存的相當完整,被認為是英國過去一百年來最完整的恐龍化石。
根據參與挖掘工作的朴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博士生傑瑞米·洛克伍德(Jeremy Lockwood)表示,恐龍化石重約900公斤,重量類似於一隻成年的大型公美洲野牛,同時推測這種草食性恐龍可能是群居動物。傑瑞米·洛克伍德的研究揭示了這些化石的每個部分,涵蓋頭骨、牙齒、脊椎骨和腿骨,甚至一塊如餐盤般大小的髖骨。
該恐龍化石是由亡故的採集家尼克·蔡斯(Nick Chase)於2013年在懷特島的康普頓灣(Compton Bay)懸崖上發現,共由149塊骨頭組成。因此,為了紀念尼克·蔡斯,恐龍化石被稱為Comptonatus chasei。傑瑞米·洛克伍德稱讚尼克·蔡斯在找尋恐龍化石上有著非凡的能力,並表示,這一發現對於了解英格蘭在早白堊紀時期恐龍的種類,具有重要意義。
懷特島的發現,顯示了該地區曾經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並且在過去五年中,已經命名了八種新的滅絕物種。尤其是在2022年懷特島上還發掘了另一副來自白堊紀時期的肉食性恐龍化石,這是目前在歐洲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遺骸。這些發現表明,懷特島及其附近地區可能曾經是世界上生態系統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不僅充實了我們對白堊紀恐龍的認識,也為研究古生物學和生態系統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記者 張惠津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