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談養生】春季養生-生機盎然迎新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今年立春為2024年2月4日,因為兔年閏年的關係,立春比除夕來得早,特別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前中醫科主任江裕陽暢談春季養生,如何應順應自然界陽氣,學會運用好的能量來舒展自己身心。


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春風吹拂,植物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根鬚向下生長,並往上輸送養分長出枝葉;冬眠的動物被春雷喚醒,爬出山洞,伸伸懶腰,打個哈欠,一派舒張的景象。春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人亦順應天時,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調息通氣,以通暢人體氣血。

古人仰觀象於天,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方,知道春天到了;俯察地理,看到動物和植物的舒展狀態,認為春季的氣是一種向四周舒展的運動,支配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現象,故用“木” 字表述這種萬物舒展的景象,所以“木”字在五行中,指的不是具體的木頭,而是代表著春天氣息的一種舒展運動。

依據中醫五行配五臟的理論,肝氣屬木,與春氣相應。人體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與肝氣舒展的功能息息相關。肝氣較虛弱的人,在春天陽氣應該舒展的時段,若仍無力開展疏泄,平時就容易出現精神抑鬱、焦慮的症狀。入春後,人的肝氣開始旺盛,此時正是幫助憂鬱症患者疏肝解鬱的好時機。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主疏泄」、「怒傷肝」,養肝的關鍵是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心。春季陽氣生發,平素肝火旺、容易心煩易怒上火的人,應收斂肝氣,飲食宜選擇涼性、酸味的食物,如烏梅、柑橘、枇杷、檸檬等,以防止肝氣疏散過度;而肝氣不足,展放疏泄無力,肝氣常鬱結鬱悶的人,容易憂鬱、情緒低落,則須多吃辛溫性的食物,如韭菜、大蒜、青椒、辣椒等,以幫助身體疏通氣機。中醫認為五色養五臟,青色對應肝臟,有養肝的功能,春天多食綠色蔬果,多看綠色植物,對人體健康有好處。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人應順應自然界陽氣的展放運動,宜早起放鬆心情運動。因為在睡眠狀態下,陽氣是內收、內藏的。人早早起床,身動能生陽,有利於陽氣的展放疏泄。

人體經絡系統,外聯皮膚、筋肉,內聯絡五臟、六腑。經絡是聯絡五臟六腑氣血的通道,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全身的作用,像一個交通網,外在的訊息可經由身體表層的穴道聯通到臟腑。經絡氣血通暢,身體自然健康;反之,經絡氣滯血瘀,致身體臟腑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健康必然狀況百出。常拍打經絡可疏通經絡能量,更有助於春季陽氣的宣達。拍打時,手五指併攏,手掌微彎,用空掌拍打經絡,有助於促進人體代謝機能的正常運行。

我們手的穴道帶有能量,用手拍打經絡,手可以發揮類似導電的跨接電線功能,形成另一個能量通路,促進氣血循環,單純用手拍打經絡,操作方便又有療效。練氣功強調呼吸、動作、意念一致,「以意領氣」,用意念引導氣的流動,修習氣功的人,拍打經絡疏通經絡能量,必然會事半功倍,成效更加顯著。

【文:江裕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前中醫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