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日本海上自衛隊(JSMDF)17日宣布,最新「大鯨級」(Taigei-class)潛艦4號艦正式下水,命名為「雷鯨號」(JS Raigei, SS-516),預計2025年3月交艦服役,未來將肩負海上防衛最前線任務,是日本強大的水下戰力。
「雷鯨號」造價約700億日圓(約新台幣151億元),是川崎重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造的第31艘潛艦,命名取自象徵力量的「雷」和「鯨」。相較於海上自衛隊目前主力蒼龍級潛艦,大鯨級潛艦在偵測及反偵測能力都有所提升,並且首度搭載川崎重工業製造的新型引擎,能縮短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時間,水下速度更接近每小時40公里。
「雷鯨號」艦體長達84公尺、寬9.1公尺,基準排水量3000噸,艦艉尾舵為「X」型設計;在反制設備、武器方面,「雷鯨號」配備了高性能整合式聲納系統,提高偵測能力外,還提高了難以被敵方探測到的匿蹤能力。並可裝載六具533公厘魚雷管,可發射日本自製「18型」新式魚雷、UGM-84「魚叉」(Harpoon)潛射型反艦飛彈。
雷鯨號為大鯨級潛艦四號艦,2021年開工建造,日前授名下水後,將進行內部裝備、海上測試等,預計2025年3月正式服役。「大鯨級」首艦「大鯨號」(SS 513)於2022年3月成軍,2號艦「白鯨號」(SS 514)在今年3月成軍,3號艦「迅鯨號」2022年10月下水後,預計2024年服役。5號、6號艦也預計在2024年、2025年下水。【記者 江臻妍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