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總統今天(24日)上午接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跨大西洋高階訪問團」時指出,面對當前國際挑戰,強化全球民主韌性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重視的議題;經貿的投資與合作及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更是民主國家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支柱。這幾年,臺灣、美國與歐洲的經貿關係越來越緊密,不僅強化我國經濟自主,也符合歐美各國共同利益。她強調,臺灣將持續擴大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共同維護自由、開放和繁榮的印太地區。
總統致詞時首先歡迎訪賓來到總統府。去年夏天,她也在總統府接待過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Mark Esper)所帶領的「大西洋理事會」訪團。她要感謝大家以實際行動,展現美國和歐洲「跨大西洋」對臺灣的支持。
總統表示,這3年多來,全世界在面對COVID-19疫情及俄烏戰爭等國際挑戰,強化全球民主韌性成了國際社會共同重視的議題,這也凸顯民主國家之間互相合作的重要性。特別是臺灣、立陶宛以及捷克,都擁有追求民主、自由的歷史經驗,如今也站在捍衛民主、自由的前緣,與民主國家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威脅與擴張。
總統認為,在經貿上的投資與合作,以及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更是民主國家共同面對威權主義的支柱。這幾年來,臺灣、美國與歐洲的經貿關係,也越來越緊密,這不僅有助於強化臺灣經濟自主,也符合歐美各國的共同利益。對於臺灣和歐洲國家的合作方面,總統表示,去年,我們提出「強化歐洲鏈結計畫」,臺灣成立中東歐投資、融資基金,來強化生物技術和電動車等戰略產業的連結。
葛寶思凱德前總統指出,立陶宛是臺灣在歐洲的新朋友,雙方友誼建立在許多共同點之上,例如,臺灣與立陶宛國土面積不大,也都面臨不友善的鄰國,但我們都是有自信的國家。
葛寶思凱德前總統提到,在歐洲及其他地區,我們看到有些強權打壓或威嚇其他小國,這其實是因為缺乏自信心。然而,臺灣與立陶宛等小國也因此產生更多力量,來保衛自己的人民。
葛寶思凱德前總統提到,此次訪臺,她有機會見證臺灣快速而多元的發展。臺灣在幾十年間,自戒嚴到成為民主國家,並進一步保護民主,非常不容易。她認為,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不在於大小,而是我們能夠發揮的實力。這取決於人民,只要我們的人民想要追求民主、獨立和自由,我們就能獲得自由。她期盼,臺灣人民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決定自己國家的前途,不受他人置喙。【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