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 年孟加拉大饑荒:課稅造成的種族滅絕

  • By Massimo Introvigne
  • 作者 馬西莫·英特羅維吉
  • 作者介紹:

馬西莫·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1955年6月14日生於羅馬,義大利社會學家。他創立了新興宗教研究中心(CESNUR)並擔任主任,該研究中心為研究新興宗教團體的學者提供了一個國際網絡平台。英特羅維吉教授在社會宗教學領域著有大約70本書及100多篇論文,也是《義大利宗教百科全書》的主要作者。與此同時,他是《跨學科宗教研究期刊》編輯委員會成員之一,也是加州大學出版社《新宗教》雜誌的董事會成員。2011年1月5日至12月31日,他曾任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打擊種族主義、仇外心理以及歧視(尤其關注對基督教等宗教團體成員的歧視)的代表」。2012年,他出任宗教自由觀察站主席,該組織是意大利外交部為了監督全世界宗教自由問題而創立的。


根據一個可能為真也可能是假的傳說,1775 年,那個世紀最偉大的印度神秘主義家與詩人之一蘭普拉薩德·森 (Ramprasad Sen),走進恆河並吟唱著對迦梨女神的讚美。他一路前進河裡,直到他淹死。雖然一般的圍觀群眾認為他淹死在河裡,但按照其追隨者的說法,他受到了女神的幸福擁抱,並在那種幸福中死去。

這種真實或虛構的死亡(有人認為蘭普拉薩德在大約 20 年後死於衰老和疾病)代表著孟加拉宗教復興的巔峰,這使得大家對迦梨女神虔誠,與受祂啟發的怛特羅密教(Tantric)儀式在東印度廣受歡迎。宗教歷史學家知道,宗教復興往往發生在嚴重的社會危機之後。孟加拉的迦梨復興也不例外,其發生在印度歷史上某個最嚴重的災難之後。

東印度公司是一家英國私人公司,在 1757 年至 1858 年的一個世紀內控制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區,當時印度的控制權已移交給英國政府。1764年,在一次勝利的軍事遠征後,該公司獲得了對孟加拉地區(當時還包括現今的孟加拉、比哈爾邦的部分地區以及其他印度邦)的行政管控權與課稅權。東印度公司意識到,對孟加拉地區課稅最有利可圖的方式是徵收地價稅,這種作法很容易弄清,並藉由抽成和獎金制度,鼓勵當地的稅務官員提升效率。

孟加拉在 1764 年之前就有在徵收地價稅,但東印度公司突然將稅率提高了 30%,並強制稅務官員無論如何都得達到年度業績。這給貧困的孟加拉人帶來了不可能的負擔,再加上 1768 年的旱災與天花疫情流行,使大多數人繳不出稅金。稅吏不願放棄自己的獎金,他們以暴力逼迫納稅人繳稅。1769年,依舊沒下雨,但稅官們為了達成他們的業績,進一步提高了稅率。

結果是,大多數孟加拉人和比哈爾人在槍口下被逼著繳稅後,已經沒有錢過活了。史稱的「孟加拉大饑荒(Great Bengal Famine)」受害者,最初估計有 1,000 萬人,一些現代歷史學家將其修改為一兩百萬,但沒有人真正知道確切數字,因為要統計農村地區的受害者是不可能的。

大多數人死於 1770 年,當時天花疫情和乾旱是短暫且趨於平緩,證明今天許多人稱之為種族滅絕的根本原因是課稅。如果這是一場種族滅絕,那也是人為造成的,而且可能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由課稅所導致的種族滅絕。

我前面提到隨後發生的迦梨復興,也重申孟加拉人認為受到東印度公司威脅與否認其宗教認同。直到 20 世紀,可怕的迦梨女神肖像成為印度反英抵制運動的火熱象徵。迦梨已成為印度獨立、正義和抗議稅災的女神。

心靈、正義和稅務改革間的關聯,在今天並沒有失去意義。令人高興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看到課稅導致滅絕種族之事,但稅務不公仍會造成相當大的痛苦。太極門案這個令人震驚的案例,讓我們看到了課稅如何被用來製造嚴重的社會不公和迫害心靈修行團體。

世界社會公正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且是在「禁止國家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權國際日」之後,這是由太極門師父洪道子博士的提議,與世界公民總會共同宣告,將1996年太極門案開始的12月19日訂為紀念日。

1770 年的孟加拉大饑荒提醒我們,課稅具有破壞力,也可能被用來剝奪宗教或信仰自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支持太極門弟子的抗議,同時也支持《禁止國家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權國際日宣言》。

 

《取自寒冬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