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
18日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正式掛牌運作,此舉引發中國不滿,於21日發布聲明表示與立陶宛外交關係,降為最低一級代辦級,認為立陶宛政府讓台灣設代表處,是在製造一中一台,需承擔其後果。
我國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設立的代表處是歐洲,也是中國邦交國境內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雖然自8月以來,中國明顯加大對立陶宛的外交和經貿施壓力道,立陶宛總統辦公室和外交部皆數次表示,不希望兩方關係斷絕,但北京仍不滿立陶宛不顧中方嚴正抗議和反覆交涉,決定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降級至「代辦」等級,意味兩國目前不互派大使,8月中國已召回駐立大使,立陶宛駐中國大使也於9月初返抵維爾紐斯。
立陶宛總理席莫尼特得知後表示,立陶宛想和台灣有更密切的經濟、文化和科學關係,設立代表處不代表和一個中國政策有任何衝突或牴觸。而我國外交部則回應,中國政府對立陶宛採取外交關係降級措施,只凸顯偌大強國既蠻橫又器小。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表示,北京對立陶宛越強硬,自由民主世界就會越反感;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則說,北京的作法只會催生反作用力。
學者分析,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非正式大使館,與其他歐盟會員國,在台設立的代表處,並無不同。中國制裁立陶宛,主要是為了嚇阻其他歐盟各國,擔憂出現骨牌效應,但這樣的做法,恐怕引發歐盟其他國家反感。【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