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中國報復 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獲美歐力挺

台灣與立陶宛雙方規劃今年互設代表處,立陶宛允許台灣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是台灣在歐洲地區首度在代表處名稱使用「台灣」。中國外交部10日以此為由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方召回駐中大使。對此立陶宛表示遺憾,但決意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歐盟也力挺立陶宛,強調他們不認為「在台灣設處」或「讓台灣設處」,會違反歐盟的「一個中國」政策。美國國務院表示,所有國家都應該有自由能決定如何處理與台灣的關係,不受外界脅迫,強調美國支持歐洲盟友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

中國10日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對此,立陶宛外交部透過聲明回應:「立陶宛外交部對中國這項舉措感到遺憾,同時藉機重申,立陶宛決意在一個中國政策下,追求與台灣的互惠關係,如同歐洲聯盟(EU)和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11日也表示,立陶宛方面「並未做錯任何事」,也以雙方大使儘快恢復工作為目標。他確信,與中方的「誤會」可獲解決,也將獲得解決。他並說,立陶宛獲美國國務院及歐盟支持,而立陶宛「並未做錯任何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表示,美國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立陶宛同在,並譴責中國的報復性作為。他強調,各國都應該要能決定自身「一中」政策輪廓樣貌、不受外在脅迫。美國就是這麼做。他回覆媒體提問時提到,美國支持其他國家與台灣交往。

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則指出,歐盟不認為在台灣設處、或是台灣前來歐洲設處違反歐盟的「一個中國」政策,畢竟這與大使館或領事館的意義不同,就像歐盟雖承認中共代表中國政府,但也有興趣與台灣深化關係,故在台北設有歐洲經貿辦事處。她表示,中國與歐盟成員國的雙邊關係不可避免會影響歐中整體關係;歐盟對中國的行為表示遺憾,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對此,中國外交部官網11日晚間發布外交部召回駐立陶宛大使「答記者問」的新聞稿。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一個中國」原則的含義不容歪曲。對於嘴上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實際上卻公然和台灣當局搞官方往來,甚至為「台獨」勢力站台的行徑,中國人民絕不答應。【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