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匯存底再創歷史新高

中央銀行公布1月底外匯存底,大幅增加115.7億美元、連續三個月增逾百億美元,餘額5,414.81億美元、已連續20個月創下史上最高紀錄,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計6,45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的119%,金額與約當比率亦雙雙創新高紀錄。

央行表示,1月外匯存底增加主要是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以及因資金集中鉅額進出,導致外匯市場波動較大,央行進場買匯調節的結果。至於當月國際美元指數反彈,歐元等有升有貶,以該等貨幣持有的外匯折成美元後互抵,幾乎不影響外匯存底金額變動。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民指出,今年以來國際美元展開跌深反彈,「新台幣升值壓力稍見緩和」,主要是反應四個面向,一是隨疫苗施打,預期減低對經濟的衝擊,二是經濟表現與展望信心升高,三是就業人數增加,四是企業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結果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一舉突破1.0%大關,國際美元指數從低點89.41跌深反彈,且目前仍在延續中。

5日台股封關收漲,新台幣升值壓力稍減,維持區間整理,盤中最高27.936元,但尾盤央行進場調節,收回全部升幅,終場收在28.39元兌1美元,貶值0.8分,匯市封關只剩最後二個交易日。蔡民認為,出口商拋匯大多數已進場,封關前匯率可望相對穩定。【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