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全球至少2844萬4446人染疫,至少91萬6209人病故。全球疫情伺機而動,歐洲最新研究顯示,流行性感冒恐讓新冠狀肺炎傳染率倍增。全球染疫病故人數跨過90萬大關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也指出「不團結就完了」。古特瑞斯呼籲各國未來3個月內籌募150億美元,以資助「ACT加速器計畫」(ACT-Accelerator programme)。這項計畫由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宗旨是在促進疫苗及療法的研發,。
媒體報導指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與法國巴斯德研究所(Pasteur Institute)共同研究顯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能傳染給2人。若這名患者同時也得流感,就能把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給4到5人。
全球各地過去24小時的疫情與相關發展如下:
亞洲地區
中國 新增15例境外移入案例,分別為上海8例,廣東4例,遼寧、四川、陝西各1例;本土維持零確診。新增22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境外移入;有1例轉為確診病例,也為境外移入。
香港 新增12例確診,累計4925例染疫,仍有190人住院接受治療。新增確診病例中,有9例是境外移入,其餘是本土病例。
日本 依警視廳統計,全國8月自殺人數共184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46人,成長15.3%。厚生勞動省表示,目前還無法斷定自殺人數有成長的趨勢;將詳細分析自殺者變多是否與新冠狀肺炎疫情擴大有關。
韓國 新增176例確診,累計2萬1919例確診、350例病故。首爾峨山醫院一名產婦確診感染,緊急進行剖腹分娩,所幸新生兒採檢結果為陰性。
新加坡 新增87人確診,其中73人是移工宿舍病例,累計達5萬7316例確診。這是8月28日以來最高的單日確診人數。新加坡曾是東南亞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因移工宿舍大規模群聚感染,從4月初連續數月每天新增確診數幾乎都在數百例。
北韓 根據美軍駐韓國指揮官艾布蘭(Robert Abrams)表示,北韓當局在距中國邊境1、2公里處,設新的「緩衝區」,那裡有特種部隊、打擊部隊等,他們已經接獲格殺勿論的命令,預防疫情自中國進入北韓。
印度 新增9萬9181例確診病例,再創單日新增紀錄,若以這種趨勢增加,印度恐不久就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國家。印度累計456萬2730例確診,達7萬6322人死亡。
土耳其 近數週新增確診病例居高不下,首都安卡拉病例數激增,當地醫生已開始用「武漢」稱安卡拉。越來越多政治人物也「中鏢」,反映當地疫情嚴峻。衛生部長克扎(Fahrettin Koca)日前指出,安卡拉累計病例數是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的兩倍,總確診數居全國之冠。伊斯坦堡有1552萬人,約為安卡拉的2.75倍。
歐洲地區
俄羅斯 新增5504人確診,累計達105萬1874人染疫,病例數居全球第4。新增102人病歿,總計有1萬8365人染疫死亡。
捷克 新病例突然增加,本週將加強戴口罩的規定,但仍決定避免恢復會傷害商店的防疫措施。捷克迄今累計3萬3322人染疫、450人病故。
匈牙利 新增718人確診,累計1萬909人確診、631人病故。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稍早表示,不會實施學校全面停課措施,目標在維持經濟運轉,將力求保護最脆弱的年長者。
美洲地區
美國 計劃下週起取消對來自部分國家旅客實施的嚴格健康監測措施,意即這些旅客不再僅限從美國15座大型機場入境。為防範疫情,美國一月起從部分國家啟程的旅客實施健康監測措施,包括中國、伊朗、英國、愛爾蘭、巴西等地的旅客,若非美國公民,都被拒絕入境。
巴西 疫情漸趨穩定,累計超過423萬例確診病例,約12萬9500人死亡。雖然平均死亡率連續第3天下降,專家表示,沒有跡象顯示巴西已達到群體免疫,有第2波疫情的風險。聖保羅州政府預計北京科興生物技術公司的實驗疫苗Coronavac,在2021年初列入巴西全國性疫苗接種計畫。【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