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

「跨國銜轉生」指的是在國外長大、轉學回臺灣就讀的新二代孩子,在母語不是中文,也不了解臺灣風土民情的情況下,要怎麼融入臺灣社會?中壢為全臺新二代人口最多的鄉鎮,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桃連青年志工服務站(中原大學)與台灣新住民萌芽協會合作的「我行我塑」營隊,即以透過青年志工們精心安排的活動,協助跨國銜轉生的孩子們認識正確的環保觀念。
當跨國銜轉生剛來到臺灣時,他們面對的不只是語言上的隔閡,還有各種文化上的差異,而衛生及環保觀念也是其中之一。因銜轉生的原生國家與臺灣資源回收的習慣不盡相同,為期五天的「我行我塑」營隊,志工們透過戲劇與舞蹈,還有一些手作課程,將議題變得輕鬆有趣,讓小朋友在遊戲的過程中建立環保觀念。
參加活動的志工大多是來自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種籽團。五天的營隊中,小朋友們利用資源回收作畫、到郭元益工廠學做鳳梨酥,還有從志工們設計的戲劇中學習怎麼樣做環保。「我現在知道吃飯前要先洗手,也知道垃圾不能隨便丟地上了!」今年12歲,剛來臺灣八個月的弟弟笑著說。另一位同樣年紀的小朋友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參加,但營隊的戲劇、課程每年都不一樣,所以明年還是會想參加。成果發表會結束後,志工們與孩子哭成一片,在短短五天的活動中,孩子和志工的互動顯得格外珍貴。
今年是中原大學第一次加入青年志工站的行列,主要負責桃連地區的志願服務,除了桃連志工站外,全臺各地還有更多同樣是青年自組參加的團隊在服務,如果你也想盡一份心力,不管是幫助他人還是自我成長,都可以到「青年和平志工團」臉書粉絲專頁看看,「我的青春,志己作主」。【記者 喬若俞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