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6

人權制度向來飽受爭議的中國,在去年更推行所謂的「社會信用系統」,透過各種大數據對民眾的社會信用進行評分,分數低者就會受到許多的限制;除了限制貸款投資房地產、購買保險等,甚至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都會遭禁。
這項「社會信用」評分對個人生活的影響正逐漸擴大,被判定為黑名單的,不但無法購買各式大眾運輸工具的票券,在個人求學、求職上也都會面臨各種問題;反之,生活上就能獲得各種優惠。近日,中國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一份統計指出,2018年因評分過低被禁止購買機票或高鐵票的就高達2300萬人!
據了解,根據社會信用系統,每個人的原始分數是1000分,依據不同的社會行為增減分數,例如捐血、擔任志工、捐款慈善機構可加分;拖欠債務、交通違規、拒絕讓位的人會扣分。信用評分高的,在國內能通行無阻,看醫生或到政府機關辦事能享優先權;信用評分低的,會面臨上網被限速、小孩選校受限及禁搭大眾運輸工具等。
BBC報導,許多地方部門也針對黑名單進行懲戒。如山東一處地方法院就要求電信公司將多名信用破產者的來電答鈴改為「老賴提示音」,當撥打電話到黑名單人士,就會聽到人民法院提示,「您撥打的機主已被發布為失信被執行人」。另外,濟南火車站也將失信被執行人的姓名、照片、身分證號等個資公開在廣場大螢幕上,「失信者」將毫無隱私與尊嚴可言。
美國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 批評這項制度是歐威爾式系統;看來,中國不但運用人工智慧和臉部辨識等科技,加大對民眾的監控;還企圖以社會評分全面控制人們的生活。【記者 成曉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