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歐EPA生效 成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

日本與歐盟(EU)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2月1日正式生效後,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於焉誕生。日歐雙方協定將取消雙方9成產品關稅。日本政府推估,TPP和日歐EPA生效將把日本的實際GDP推高約13萬億日元,為國內創造超過75萬個就業機會。

日歐貿易區內人口超過6億,EPA佔到2017年世界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7.8%,世界貿易總量的36.9%。受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效應。日本擬將TPP與EPA這兩個框架作為貿易政策核心,進一步推進與歐盟等地區的自由貿易。

根據日歐EPA規定,多數工業品將立即取消關稅,其餘品項也將逐步降至零。歐盟與日本總計將分別取消99%及94%品項的關稅,但有5項對日出口的農產品例外:大米、小麥、牛豬肉、乳製品和砂糖。預計日本市場上歐盟食品的價格將下跌,消費者會受益,但對日本農戶則將產生衝擊。經濟界則期待汽車等出口有所增加。

EPA規則中最引人關注的是納入數據資料流通、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等,決定不對日歐間數據交流徵收關稅。相較於中國要求外國公司必須揭露原始碼(source code)並將伺服器安置在其境內;日歐EPA則禁止國家要求企業揭露商業秘密。這將增加日本企業進駐歐洲的因素。

關於智慧權部分,將著作物的保護期限延長至著作者死後70年。還將相互保護與産地密切相關的名牌食品和酒類。例如「神戶牛肉」和「香檳」等生産者可防止仿冒品導致的權利侵害。日歐也有意藉此開創先例,引導其他貿易談判,主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改革等。

瑞穗綜合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菅原淳一分析指出,EPA具有短期刺激消費的效益,歐盟的服務和投資輸日,將使日本國內部分產品價格下降,提高競爭力。日本和歐洲的戰略是要在日歐EPA和TPP先設下高標準,未來將再納入其他國家。

日本是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市場,受到日歐間相互調降關稅的影響,美國產品在日歐市場的競爭力顯然將大幅減弱。美國預計年初與日本啟動貿易談判,屆時得重新考慮回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