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倡議法國讓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次 遭法國打臉

11月28日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蕭茲(Olaf Scholz)在柏林洪堡大學就歐盟未來發表演說時,倡議法國應該放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席次,轉任為「歐盟常任聯合國大使」,並將其席次轉交給歐盟,使歐盟可以取得在國際上發聲的權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為了防止大規模衝突再度爆發,聯合國於1945年成立安理會,以法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和中國等5個為常任理事國,因為擁有否決聯合國決議的權利,所以這5國也是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雖然,聯合國會員國過去曾多次呼籲改革安理會,尤其是大型新興國家極力爭取在安理會中取得一席之地,例如巴西、日本和印度都曾表達過想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意願。

若英國在明年3月成功脫離歐盟,法國則將成為歐盟在安理會的唯一代表。而蕭茲的提議,隨即遭到法國駐美國大使阿羅(Gerard Araud)在推特上表示不可能,因為在法律層面上違反聯合國憲章;在政治層面上要改變席次更是困難。

除了5個常任理事國之外,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還有10個非常任理事國,共同分擔維持國際安全的責任,任期2年。明年1月新一期的非常任理事國除了德國,還有波蘭、比利時、多明尼加、秘魯、印尼、科威特、南非、赤道幾內亞和象牙海岸。【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