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執政一周年發表演說「迎風轉型、穩健前行」

賴清德總統今天(20日)上午發表執政滿一周年演說, 以「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為題,內容涵蓋「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三訴求。並指出,現在的臺灣已是世界的臺灣,無論是在全球科技發展、國際供應鏈分工,與世界經貿交流、區域安全事務,臺灣都佔有舉足輕重,及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自許肩負著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期許未來面對種種挑戰不退縮,勇往直前堅持團結,以臺灣人的韌性與不服輸的幹勁,攜手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讓國家持續向前邁進。

總統表示,面對全球關注,影響國人最重要三大挑戰是,「氣候變遷」、「健康促進」、「社會韌性」,因此總統府成立三個委員會,已有階段性的成果展現。在氣候變遷上,2025年起臺灣正式實施碳費制度,我們以堅定的目標、穩健的腳步及靈活的策略,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願景,與全球共同追求永續發展。在健康促進上,要打造「健康台灣」,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因應全球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興建國家級防疫中心,以強化防疫中樞;同時,為促進全民健康能普篩癌症,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並啟動5年的「健康台灣深耕計畫」讓健保永續發展。在社會韌性上,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努力持續盤整國家級項目的整備,並舉行實地驗證;整合各部會力量,共同提出國安統戰威脅的17項因應策略,以團結國人抵抗分化,讓我們保護所珍視的自由民主生活方式。

總統指出,近期國人非常關注臺美關稅談判情況,經前一輪實體磋商,目前仍持續進行中,政府會站穩臺灣的立場,從深化臺美經貿關係來出發,以快慢有序且有為有守,定當會秉持確保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發展、絕不會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來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

總統表示,臺灣的市場在全球,舞台在國際,會堅持以民主的信念,拓展多元市場。臺灣的民主這一路走來,從不是靠著仇恨動員,而是靠公民參與來凝聚而成。始終相信,民主的紛爭就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因為民主的核心,就是在分歧之中找到團結,並強調,過去一年,面對國內的政治局勢,為祝賀美國總統就職,我們也透過朝野政黨共組代表團,展現民主臺灣團結一致,共同深化臺美關係;我會依循憲法所賦予總統職權,啟開五院國政會商,希望能達成和解促進合作,我們會用臺灣人的韌性繼續團結打拚,以堅定的步伐迎接挑戰,讓臺灣成為世界之光、世界和平的舵手、更是世界繁榮的推手。【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