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農組織警告 中國的非洲豬瘟疫可能擴散至亞洲

聯合國糧農組織7日表示,近期在中國暴發的非洲豬瘟病毒“只是冰山一角”,“幾乎肯定”將在其他亞洲國家出現。雖然該病毒對人類健康並不構成直接威脅,但卻影響著整個生豬養殖業和大量人口的生計,建立區域合作應對機制至關重要。

非洲豬瘟病毒最初於去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發現,但上月在中國的出現,對生豬養殖業及價值鏈上的小規模農場構成了重大威脅。中國的生豬養殖量占到全世界的一半,目前生豬量大約有5億頭。僅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該病毒就已在中國六個省的18個養殖場和屠宰場內發現,部分發現地點之間相隔間距超過一千公里。

為應對這一迅速傳播的病毒,糧農組織今天在泰國曼谷召開區域緊急會議。糧農組織首席獸醫官盧布羅茲(Juan Lubroth)表示,應對該病毒挑戰極大:病毒大範圍傳播最可能的原因是經由處理過的豬肉產品或生肉,而不是通過環境或動物活體。這種病毒非常頑強,在醃漬豬肉、動物飼料中能夠存活幾週甚至幾個月。

這種豬瘟病毒既沒有疫苗也無法醫治,其中最致命的植株,感染後的死亡率可達百分之百。由於豬肉產品在眾多亞洲國家廣泛生產和食用,尤其是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因此病毒在亞洲其他國家的出現“幾乎是必然的”。

盧布羅茲表示:不幸的是,迄今為止我們所見到的情況還只是冰山一角。豬瘟病毒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在如此廣大的地理範圍內傳播,意味著其通過含有感染豬肉的產品擴散到其他國家,幾乎是必然的。所以問題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會發生,以及我們應該如何開展合作,來預防並減小損失。

糧農組織表示,中國政府多年來與糧農組織就應對豬瘟病毒開展了長期合作,已經制訂了一些方案和檢測手法,能夠幫助各國獸醫部門迅速回應,將檢測出病毒的區域進行隔離。迄今為止,已有近四萬頭感染生豬遭到屠宰,以控制病毒傳播。

糧農組織跨界動物疫病應急中心亞太區主任甲巴威(Wantanee Kalpravidh)表示:中國政府對此次豬瘟病毒的暴發非常重視,積極與糧農組織和鄰國分享其在病毒傳播和防控措施方面的相關資訊及經驗。

此次在曼谷召開的緊急會議設立了專門的區域網路,致力於共同努力,積極協調應對新的暴發。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暨亞太區域代表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表示:跨境和跨區域合作,對於應對這一嚴重威脅至關重要,因為這不是任何國家的農業部門可以僅憑一己之力就解決的問題。豬瘟病毒威脅著生計和經濟,威脅著整個行業以及相關的價值鏈,因此,每一個人都須密切關注這一問題,並加緊努力,協同應對這一挑戰。糧農組織將繼續為各國提供支持協助。【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