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院今(7)日公布首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委員提名名單,包括東華大學華文學系副教授楊翠、前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葉虹靈,及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等三人擔任專任委員。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陪同賴清德前往新北市金寶山墓園,出席鄭南榕追思紀念會,會後於現場宣布促轉會3名專任委員的提名名單。徐國勇指出,促轉會正副主委及專、兼任委員提名名單已全部出爐,行政院將於9日將把名單送至立法院,待立法院同意後任命,同時,促轉會也將正式揭牌成立。未來的促轉會組成將有「專業性」、「跨世代」、「跨黨派」三大特色。
徐國勇表示,今天公布的3位專任委員,都是長期在民間從事轉型正義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楊翠現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台灣教授協會」副秘書長,楊翠也是台灣文學及社會運動前輩楊逵之孫女,其家族曾受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牽連。楊翠女士長年投入政治受難者關懷以及人權教育,並透過台灣文學研究,致力於台灣文化主體性建構。
徐國勇說,賴院長表示,楊翠教授對上一世代長輩所承受的苦難有深刻的理解,也很願意跟年輕世代互動交流;期待有了楊翠教授的參與,促轉會能帶領台灣的年輕人,一起認識過去的歷史,打造台灣人共同的未來。葉虹靈曾任「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長,參與民間倡議轉型正義工作長達10餘年,也曾任「社會民主黨」秘書長。葉虹靈女士對台灣轉型正義的願景以及不足之處,均有清楚的了解,也對國際轉型正義有深入研究。
徐國勇指出,賴院長表示,蔡總統要求台灣版本的真相調查報告要達到國際水準,未來期望借助葉虹靈女士的專業,落實此一目標。
彭仁郁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有心理學的專業背景,為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認證的臨床精神分析師,亦是國內少數研究政治暴力與集體創傷關連的學者。
徐國勇指出,賴院長認為,經歷威權時代之後,台灣社會一直有一道沒有癒合的創傷,相信以彭仁郁女士的專業,能協助台灣社會正視創傷,展開療癒工程,為對話與和解鋪路。
徐國勇指出,對於促轉會正副主委以及專、兼任委員被提名人,願意在此關鍵時刻,承擔轉型正義、深化民主的重責大任,賴院長再次表示感謝。賴院長表示,欠缺真相和正義就難以和解,這是轉型正義的基本原則。國際間對轉型正義的定義包含「促進真相」、「正義」、「賠償」與「保證不再發生」的四大面向,這些面向都已融入促轉條例裡面。
賴院長認為,所提名正副主委及委員對於轉型正義對這四項面向也都有堅定的信念,一定可以做出一番成績;名單送到立法院後,懇請朝野立委給予支持。
立法院去年12月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條例明定,行政院下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該委員會為二級獨立機關,設置委員9人,由行政院長提名、立法院同意後任命。行政院長為提名時,應指定一人為主任委員,一人為副主委,主委、副主委及其他委員3人為專任;其餘4人為兼任。全體委員中,同一政黨人數不得超過3人;同一性別人數不得少於3人。【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