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病毒致全球損失逾50億美元 台灣遭千萬次攻擊

資安大廠趨勢科技3月7日發表2017年資安總評報告,表示目前勒索病毒、加密虛擬貨幣挖礦程式及變臉詐騙(BEC),已成為網路犯罪集團的三大主要攻擊手法;而其中勒索病毒造成全球企業損失金額達50億美元(約1475億台幣),較前年增加四倍。而去年台灣遭勒索病毒攻擊的次數也超過千萬次。

趨勢科技之前在2018年資安預測中即指出,網路犯罪集團已開始採用更有策略的攻擊來提升投資報酬率,駭客一開始先鎖定一些需要遵守最新歐盟通用資料保護法(GDPR)的企業,計算出該企業在發生資料外洩時可能面對的最高罰鍰,然後再入侵該企業並要求一筆低於該罰鍰的贖金,迫使該企業乖乖付錢。

造成全球擴散感染的重大勒索病毒家族數量雖然大幅減少。然而相較2016年勒索病毒在全球企業造成的損失金額10億美元,2017年重大勒索病毒家族所造成的全球受駭金額卻高達近50億美元,歹徒利用已知軟體漏洞發動新攻擊,企業與一般消費者不可掉以輕心。

由於全球加密貨幣的熱潮,其引發的攻擊威脅也持續升高,報告顯示加密虛擬貨幣挖礦惡意程式數量在2017年10月已突破10萬關卡,更多挖礦惡意程式現身也使得攻擊威脅攀升。

另外,全球變臉詐騙(BEC)攻擊數量在2017下半年也較上半年成長兩倍,主要是去年某知名國際企業發生全球數十億用戶個資外洩事件。而台灣也有不少此類詐騙,歹徒是假裝國外廠商,在最後交易時要求更改付款帳號,現有些甚至佯裝成公司高階主管,因臨時財務需求要求匯款,但錢匯到人頭帳戶,就要不回來了。【記者 蘇蔓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