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獲CBP終身成就獎 1日舉行頒獎典禮

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日前獲得榮獲2018年Central Banking Publications(CBP,中央銀行業務出版社)終身成就獎,CBP1日於英國倫敦舉行頒獎典禮,由駐英國代表處大使林永樂出席代致謝詞,2日彭淮南透過央行公布他的謝詞,謝詞中回顧擔任央行總裁20年來的多項挑戰及傳授貨幣政策操作心法,並強調能獲獎是對他個人暨央行同仁莫大的驕傲與鼓勵,同時也是對台灣全體國民努力的肯定。

CBP成立於1990年,在英國倫敦、美國紐約以及香港等地皆設有辦公室,主要從事與央行業務有關之金融政策及金融市場分析,並出版相關書籍。自2014年開始,每年頒發一位國際重量級人士終身成就獎,國際間曾經獲得此殊榮的央行總裁共有4人,彭淮南為亞洲第2位。 

謝詞一開始先感謝CBP的肯定,並表示獲獎是畢生最大的光榮。接著細數自己1998年2月臨危受命接任台灣中央銀行總裁職務,20年來的功業,包括剛上任時如何透過停止國內法人辦理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on-delivery Forwards)交易躲過亞洲金融風暴的嚴重衝擊;2008年、2009年透過類似政策搭配,穩定了外匯市場,同時促進國內金融市場正常運作,這也是台灣受創相對輕微的主要原因。

而台灣是高度開放的小型經濟體,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應等量齊觀,不可偏廢。國際金融上所謂「不可能的三位一體」(the impossible trinity)原則指出,匯率穩定、資本自由移動及貨幣自主性等三大目標不可能同時達成,只能三者取其二。不過台灣是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三者取二並非最佳選擇,要採取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促使匯率保有彈性,必要時還要實施一定程度的資本管理,促使貨幣政策產生效果,也就是保有貨幣的自主性。也就是不走極端路線,視經濟金融情況彈性調整三大目標。

擔任央行總裁20年以來,一直戮力達成促進金融穩定、健全銀行業務、維護對內以及對外幣值之穩定,同時協助經濟之發展。除了推動有效的貨幣及匯率政策外,其他所採取的非常重要措施包括促進台灣支付清算系統的現代化、對房地產採取針對性的總體審慎政策、辦理921震災專案貸款、協助就學貸款制度改革、建置外幣結算平台以及推動兩岸金融合作等,使多年來台灣國際收支健全,外匯存底持續成長,民間持有國外淨資產增加。

此外,他表示46年前就進入央行服務,除了透過書本知識外,也從統計及實務工作中不斷邊學邊做。並認為,要瞭解書本上的知識,或有其難度,而要深刻體會央行藝術(the art of central banking)的真正內涵,則需要多年的專注投入,才能在必要的時機化為立即且有效的行動。 最後感謝CBP給予終身成就獎的殊榮,並強調這是他及央行同仁的莫大驕傲,也是對台灣全體國民努力的肯定。【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