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非裔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紀念日,全美各地效法其以非暴力方式進行公民運動精神,以和平遊行、社區服務或演講等方式舉行紀念活動,表達敬仰之意。
馬丁·路德·金是一位民權運動家,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以非暴力方式發起對抗歧視和種族主義,美國自1986年起國會通過將每年一月的第3個星期一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美國各地都舉行紀念活動包含遊行、演講,關注社會議題等,包含紐約、曼哈頓和華盛頓州都有民眾遊行,希望延續其捍衛和平與平等的精神,而在休斯頓兒童博物館更連續多年舉辦演講,希望兒童受其故事啟發,效法為夢想持續不斷努力的精神。
馬丁·路德·金出生於1929年1月15日,自小生長在亞特蘭大,為莫爾豪斯學院社會學學士,又於克魯塞斯神學院進修獲得神學學士學位,25歲時受聘為牧師並繼續在波士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深受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論公民不服從》和印度聖雄甘地成功的非暴力獨立運動影響,因而長期關注社會運動者和推廣人權主義,闡述「人類生而平等」的真諦。
馬丁·路德·金終身努力不懈地以非暴力方式對抗種族歧視之不公不義,1963年8月在發起華盛頓大遊行時,更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著名演說,1964年更因和平追求種族平等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39歲卻遭刺殺身亡,震驚全球!身後並獲追贈總統自由勳章、國會金質獎章的美國平民最高榮譽。2011年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也豎立其紀念碑,讓民眾懷念及效法其精神。【記者 林宜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