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紐倫堡發明展 台獲36面獎牌

2017年「IENA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日前落幕,來自31國800多件參賽作品中,台灣代表團參賽作品41件,是歷年來件數最少的一次,最後獲得14金、14銀、8銅,總計36面獎牌,得獎率87%,成績近5年來最佳。

「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是世界三大發明展之一,也是世界規模最大、最公正的發明展,今年邁入第69屆,此次臺灣代表團由27個單位組成,其中以青少年組表現最為亮眼,台東公東高工以「角度規」和「睡袋」分別拿下1金1銀;彰化螺陽國小則以「可攜式超音波清潔器」和「安全針頭收集盒」獲得2金入袋。

得獎作品「角度規」是由學生魏呈瑋和指導老師鍾學明、趙惠敏共同研發,趙惠敏表示,傳統木工施做必須先做模板,才能完成角度裁切,費時費力。改用角度規後,就能直接丈量,且改用電子式操作,不但省時又能提高精準度,未來可望量產,應用在木工實作現場。

「可攜式超音波清潔器」是由螺陽國小學生吳懿珊、王子信和老師楊玉琳、吳信達等人共同研發,吳懿珊表示,媽媽帶小孩外出時,會擔心奶嘴等物品沾惹細菌,使用清潔劑又會有化學殘留的問題;此外對於手上的細菌,使用洗手乳或洗手液則有太多的甲醛或乙醛,對人體有害,透過此儀器不但能夠用更便捷的方式去汙,也不必擔心藥劑殘留,目前已與廠商洽談合作開發。

另一項發明「安全針頭蒐集盒」是由學生吳懿珊、王子信和老師吳信達、吳淑科共同研發,王子信表示,一般針筒使用後常直接棄置垃圾桶,經常刺傷回收人員的手,蒐集盒能將針頭與針筒分類存放,可避免老人癡呆症患者重複施打,也能避免兒童誤觸針頭,發生危險,目前考慮與醫療院所合作推廣。

此外,由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教師秦興所帶領的創新團隊開發「智慧盲人語音候車系統」,以RFID感測系統搭配GPS定位,當系統偵測到視障者走入公車亭時,以語音指引其搭乘公車,關懷弱勢與輕盈短小的裝置,也獲得評審青睞,奪下金牌。【記者 林芳旭整理報導】